【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排放國家,展開三天的G20能源及環境部長會議,開發中國家十五日呼籲富裕國家,在對抗全球暖化基金運作上能更透明,並指替印度與巴西等國貼上「主要排放國」的標籤並不公平。
全球前二十大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國,在日本東京附近的千葉縣召開為期三天的會議,討論達成全球協議的方法,以便在二○○九年「京都議定書」到期以前,遏制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日本提出制訂污染產業如發電廠的廢氣排放上限,以改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增的方案,但開發中國家認為,日本的概念並不清楚,希望能有更準確的提案。
一名代表指出:「我們希望見到這項方案背後的分析數據。」他強調,日本的產業部長似乎不考慮貧窮國家對產業進步的關切。
這名代表說:「大家願意傾聽了解議題,但不能一出現就很強勢,完全不體貼對方國內的狀況。」
南非、印尼、印度及巴西代表還表示,他們反對「主要排放國」這個用詞,因為根據每人平均排放量的基礎,他們的排放量僅及美國人均排放量二十四公噸的一小部分。
美國表示,如果「主要排放國」也簽署,美國就願意接受具約束力的減廢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