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與教堂,迴廊與鮮花,吊燈與美酒,莊園與豪邸……,這些在來自異國的綺麗意象,已因外商對台灣婚禮市場經營的雄心,出現在台北內湖。
台灣是傲視國際的婚紗王國,一年有十五對新人結婚辦喜事,造就了台北愛國東路與中山北路兩條知名婚紗街年消費規模超過三十億,這樣有增無減的商機,不但培養出本土許多婚禮顧問公司競爭,連香港、日本及東南亞都來台取經。
數一數二的日本經營婚禮市場品牌迪詩公司去年八月也選擇台灣做為頭一個海外拓點,投資四億元蓋兩家婚禮飯店,鐘聲與教堂,迴廊與鮮花,吊燈與美酒,莊園與豪邸……這些在來自異國的綺麗意象,已因日商對台灣婚禮市場經營的雄心,出現在台北內湖。
家族的盛典與儀式
台灣的商機果然不小,為什麼經濟不景氣,而「少子化」也十分明顯的現今婚禮市場一年可以做到三十億的規模呢?那是因為台灣人對婚禮有一定程度的熱切期待,從訂婚喜餅、婚紗照、嫁妝、訂情戒到蜜月旅行,每個環節都不肯馬虎,阿媽、阿母到自己,一代傳一代,不但維持傳統,甚至「做得更大」,好像大場面就等於大幸福,並沒思考到,台灣婚禮市場再飛黃騰達,也抵不過離婚率飆高的遺憾。
也就是說,結婚風風光光,離婚暗暗淡淡,個中的矛盾,非常引人深思,迪詩公司董事長小岸弘和卻認為,台灣家族兩代人都把結婚視為整個家族的盛典與儀式,不光只是新娘與新郎兩個人的事,總動員的要在心動的舞台上集體賣力演出,面子要夠,裏子要顧,不曾想要簡約。
塑造幸福景像
也因此,小岸弘和說,這樣的市場已成熟,這型態短期內也不會改變,競爭決策點,已由婚禮形式轉向婚禮設計的各種巧思,「主角固然是新娘與新郎,但為了塑造幸福景像,更要給觀禮來賓一些想像空間,換成自己,會創造什麼樣的驚喜呢?」
新世紀婚禮顧問公司總經理黃藍萱也說,年輕世代把喝喜酒的嘉賓雲集的宴客場所當表演舞台愈玩愈瘋,愈玩愈大,坐著花籃、吊著鋼絲從空而降早落伍了,她的客戶中,很多要求騎哈雷機車進場,傳統的在飯店和餐廳舉辦婚禮已無法滿足新鮮感,「這也是市場有外商參與,出現了主題婚宴館的原因。」黃藍萱說。
新創意帶來的新商機
北台灣已具規模的大型婚宴主題館已有典華、麗庭、彭園、彩蝶宴等名店,年營業額高達四億,其中「麗庭」引進日本莊園婚禮形式,要讓新人在一座有水池,棕櫚,草坪,吊燈及迴廊的如歐式教堂的獨棟建築物中,完成跟婚禮相關的訂婚、拍照、宴客及洞房等所有程序,這是台灣過去不曾有過的形式,「業界經過一番觀察後,看到新創意帶來的新商機,必然大事跟進。」
黃藍萱說,外商帶著資金及手法登台,勢必掀起一片歷史變革,只是,台灣婚俗有尊重傳統的普遍壓力,接受太過西化的東西,需要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