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是什麼?老花是老人家的專利嗎?
是不是人老了,眼睛一定會花?
如果年紀輕輕眼睛就開始花了,老年時會不會失明?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據了解,國內老花眼年齡有逐年下降趨勢。原因是天生體質及後天環境,加上使用習慣不盡相同,導致眼睛老花的情況比想像中嚴重。
老花上身 眨眼才看得清
很多人望文生義,誤以為老花眼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如果眼睛長期注視電腦,又不注意放鬆和調節,老花眼的發生年齡有可能會提早,甚至3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會出現老花眼。
所謂老花眼,是一種生理退化現象,當人步入40歲後,眼睛晶狀體逐漸變硬及增厚,失去了原有的彈性,再加上眼球內負責調節遠近的睫狀肌調節能力下降,使到觀看近物時,影像投射的視網膜無法完全聚焦,所以近距離的物體會變得模糊不清。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提醒說,當眼睛疲倦時會出現眼痛、眼紅、頭痛或流眼淚現象;或從遠距離物體轉向近距離物體時,會有短暫視力模糊,但眨眼後又可以看清楚,其實就要小心:老花已經找上你了!
從事用眼工作 最易早花
一位50多歲的大學女老師,覺得右眼老是看不清楚,以為是單純的老花眼,想不到2個多月後完全看不到,就醫後才發現是老花眼導致視網膜剝離。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雲翔指出,這名女老師近視度數約600度,她平日工作耗費眼力甚多,對視力衰退不以為意。眼睛看不到後,雖經醫師雷射治療,將剝落的視網膜重新蓋回去,但仍然無法挽回視力,右眼已完全失明。
張雲翔也提醒,過去多見40歲以上病患,目前臨床已有30歲左右的病例,40歲以下老花患者約占老花眼全人口的5%。
雖然一般人大約從40歲開始老花,但用眼習慣不正確,有可能提早至38、39歲發生。眼科醫師認為,近年來發現很多未到40歲便有老花的患者,分析他們產生老花的原因,大多與長時間集中工作及使用電腦過量有關。
用電腦過量 老花提早發生
眼科專家提醒,不正確用眼還會增加老花的速度。假設40歲左右開始有50度老花,隨時間的流逝,一般情況下到了60歲就平均增至300度左右,之後度數會穩定下來,但這只是常態,並非絕對如此。
尤其白領階級如果經常使用電腦及需要看近物工作,回家後眼睛又缺乏休息,仍繼續專注使用電腦,老花的速度會很快,平均每年增加50度左右,不用幾年,老花度數已與一個60歲的長者無分別。反之,一個生活較為悠閒的人,甚少需要全神貫注觀看近距離事物,老花速度自然較慢。
醫師臨床發現,最容易老花眼的職業是電腦工程師,其次為老師及電玩動畫師。國人切勿認為所有的視力衰退都是正常老化現象,以免錯失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