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不讓病人在醫院裡苦等醫師,本月起,長庚和新光醫院不約而同施行罰錢制度,祭出重罰,醫師每次遲到罰500到5000元。只見開診時間一到,不論是大教授還是小醫師,都連走帶跑趕著去「打卡」。
許多大醫院為了加強服務病患,減少閒置門診產生的人力、物力浪費,力行準時開診的要求。例如新光醫院最近發出公文,要求醫師要準時開診,在開診時間,醫師的醫師卡和病患的健保卡,必須分秒不差的插入電腦,開始看第一個病患,逾時者罰款1000元。如果醫師有事擔擱,也必須在10分鐘內致電護士,向現場病患說明理由;如果醫師遲到10分鐘,護士必須向管理中心報告,透過院內廣播系統催促醫師。
長庚醫院也從本月起對遲到醫生開罰,1個月內第1、2次處罰500元,第3、4次是3000元,第5次起每次就要罰5000元。雖然遲到可以申訴,但院方回復通常都會說「這不是理由」。
準時開診,也要準時結束,對於皮膚科、耳鼻喉科等熱門科別,若是看得太久,下個月的看診人數會自動縮減。看診較慢的醫師就會很緊張,猛灌咖啡提神,吃飯、上廁所全免了,務求準時看完病患。雖然要求準時是好事,但「拿著碼表看病」,碰到病情複雜費時間的病人,將會影響仔細看診的意願。
醫師說,罰錢事小丟臉事大,也擔心遲到太多次,被叫到院長室做說明。現在一到上診時間,都乖乖插上醫師卡,準時開機,而病患也不必再盯著沒有醫師的看診燈號發呆了。
雖然病患很高興看到醫師準時上班,但是多位醫師說,眼前的管理方式,其實也把病人變成生產線上的貨物,不論病情輕重及複雜程度,醫師幾分鐘內,就要打發掉一位病人,無形中影響的是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