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黃昏樹影有多長,它總是和樹根連在一起」。———泰戈爾
南投縣竹山鎮欣榮紀念圖書館的興建,心情寫照與尋根回饋的故事,如同泰戈爾詩一般。先來談故事的男、女主角,欣榮紀念圖書館暨玉蘭會館,就是紀念高欣榮、高廖玉蘭,也就是館長高瑞錚的父、母親。
館長高瑞錚,台大法律系畢業,福田法律事務所負責人,創辦財團法人福田文教基金會,竹山人都稱他「高律師」,高瑞錚現年約七十歲,是台灣典型的傳統仕紳。高館長的舅舅廖春熹說,「這個社會有錢的人很多,但是高瑞錚是最有心的人。」
高家的故事
高瑞錚的父親高欣榮育有六子。早期公務員薪水微薄,要撫養六兄弟相當不易,不過,父母親堅持讓他們兄弟受好的教育,每到註冊時,總是到處向親友借錢籌學費,母親再把所養的豬、雞賣掉去還債,最後造就出高家兄弟,有四個博士、兩個碩士的成績。
高欣榮留下的土地,高家兄弟原本要做慈善事業之用,最後選擇完全付出、不關營利的圖書館。館長高瑞錚說,他們小時因竹山缺乏圖書館,只好擠在一間小房間內讀書,因此當他提議利用父母在竹山的土地,興建圖書館以利小朋友念書,立即獲得兄弟們無異議贊同。
沒有圍牆的圖書館
圖書館占地1500坪,地上5樓、地下1樓,總樓板面積1500坪,戶外庭園面積1200坪,不包括土地成本,圖書館主建築物即斥資1.2億元,由高瑞錚六兄弟共同出資興建,是現代化多功能的圖書館。
圖書館外觀宏偉,庭園造景美輪美奐,沒有圍牆與社區融合一體;內部設備新穎,有閱覽室、兒童圖書室、書庫、電腦資訊室,目前已收藏16000冊各類圖書,適合各年齡層的民眾閱讀,未來還將持續充實;高家的義行也獲得150多位熱心鄉親的認同和回響,決定共襄盛舉,排班當圖書館的志工。
高瑞錚的營運計畫及目標是:一、「要堅信眾生平等」,特別要對社會弱勢族群提供人道關懷及協助。二、「要肯定學習價值」,鼓勵各項學習成為健康有用之人。三、「要重視公民意識」,樂意與學校及社團緊密配合,相互支援提升公共意識。而館員及志工則以誠懇、積極、成長、快樂為信念服務等鄉親。
福田文教基金會的義行榮獲第八屆「文馨獎特別獎」之年度大獎!
為竹山再開文化新源頭
高瑞錚以「生活、人性、理想」三個指標,希望與地方民眾建立感情連繫,大家都喜歡來,增進知識、擴大心胸,注入文化活水與高貴情操。因此圖書館很重視文化藝術推廣工作,曾策劃多項展覽如「楓葉狩旅遊攝影之旅聯展」、「竹山工藝風華展」等,對於文化藝術之推廣深具貢獻。
另外,提供急難學生助學基金,可隨時接受申請;資助圖書館開辦各項社團及研習班,學員完全免費,教師的鐘點費由基金會支付,只要20位學員願意學習,就免費開課,是一所完全免費的社區大學。
目前開課有讀經班、有機作物栽培、電腦、書法及認識家鄉等課程,吸引竹山、鹿谷、名間及雲林縣林內鄉等民眾參與。欣榮紀念圖書館的揭幕,對高家而言,是飲水思源的回饋,也是對故鄉土地緊緊的牽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