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書‧說書】文學 + 繪本

盧家珍 |2008.03.15
1422觀看次
字級

圖畫書 老少咸宜圖文書在台灣流行了四、五年,其文字與圖像結合的形式影響了各種文類的出版,不論詩、散文或小說,搭配圖像出版的比例越來越高,企圖拉近與年輕讀者間的距離,模糊閱讀年齡的界線。

五、六年級的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小學國語課本中楊喚的童詩嗎?國中時讀的琦君散文是否曾帶給你感動?這些名家的作品,近年來都已被設計成繪本,讓小朋友也有機會體驗爸爸媽媽當時的感動。

圖文書在台灣流行了四、五年,其文字與圖像結合的形式影響了各種文類的出版,不論詩、散文或小說,搭配圖像出版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些文字內容十分成人的作品,卻選擇以近似「兒童繪本」或「圖畫故事書」的方式處理,企圖拉近與年輕讀者間的距離,模糊閱讀年齡的界線。

以往出版社多半針對國外名家的名作發行繪本,如王爾德、安徒生、馬克吐溫、大仲馬等,但近年來已漸漸將目光焦點放在本國當代名家作品,將原本即具有文學性的文字加上插畫家繪製的圖畫,為文學又增添了一種閱讀的巧思。例如格林出版社請知名畫家關維興為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繪製「繪本版」,目前已再版達十數次。近年更將散文名家琦君的作品《桂花雨》繪本化,亦獲不少讀者和媒體好評,之後還陸續推出經典名著「繪本版」,如林良的《小太陽》等。和英出版社也出版了楊喚童詩的繪本,這類繪本因有名家文章的品質保證,插圖如搭配得宜,成為親子共讀的最佳素材,甚至還有愛好文學的讀者視為典藏版珍藏。

琦君─《玳瑁髮夾》

與《桂花雨》

說起琦君,很多人都曾經在國文課本中讀過琦君的文章,而且不只一個世代的人讀過,可能一個家庭裡的父母親讀過琦君的《下雨天,真好!》、《菁姐》、《桂花雨》,他們的子女現在也在讀琦君的《一對金手鐲》、《賣牛記》。從七○年代至今,究竟琦君的文章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不同世代的人可以一讀再讀?看看繪本就知道。

琦君,以她細膩多情的文字風格,深具魔力的文筆,透過童稚的眼睛,刻畫出六個真實情感、悲喜交織的故事。書中選錄的《玳瑁髮夾》憶起師長當年的教誨;《母親的金手錶》喚起對母親的懷念;《我的蚌殼棉鞋》道盡姨婆的慈愛;《寶松師傅》描繪一個樂天知命、勤奮向上的剃頭師傅;《碎了的水晶盤》訴說異國女子無奈接受婚姻的破滅;《阿標叔》描寫兩個長工宛如手足的情誼。琦君的文字抓住最真切的喜怒哀樂,能勾起我們童稚的回憶,揪住心底深處的感動。

《桂花雨》選錄了七個故事,《喜宴》描述小時候在結婚大典裡「坐筵」的景象;《阿榮伯伯》描繪小女孩和老長工的一段忘年之交,帶給了小女孩往後生活的不同省思;《母親》是一篇思念慈母文情並茂的文章,雖然母親不認識幾個字,她的勤儉持家,對人的寬厚深深影響著小女孩。《一對金手鐲》緊緊環扣著一段姊妹之情,不同的命運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除了上述的文章外,還收錄了《兩條辮子》、《桂花雨》和《小瓶子》。

林海音─《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可視為林海音的代表作。它描寫19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英子一家的故事。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有五個短篇小說「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分開來是獨立的故事,合起來則可視為以英子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

如今這部作品又以兒童繪本形式呈現,由中國極具代表性的水彩畫家關維興,運用他優雅詩意的風格和獨到的技巧,全然融入故事的情節。閱讀時彷若音樂,輕輕扣動人心,字裡行間所隱含的深意,更令人久久不能自已。本書榮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金鼎獎推薦獎。

林良─《小太陽》

小朋友口中的「林良爺爺」,在兒童文學有極重要的地位與影響,而《小太陽》更是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

這部繪本中,林良記錄了人生中的許多可貴的「第一次」,結婚、成家、生子,到成為三個女娃的父親。在這幾篇散文中,除了看到林良白話文上的創意和韻味外,在輕鬆的筆觸中也表達了作者耐心寬容的哲學。繪者岳宣的畫風細緻,用色清爽明亮,所繪的人物、植物、家具都格外修長,隱隱具有「竹」的形象,飄散著淡淡的生活禪味,也受到作者林良的讚譽和喜愛。相信繪本版的《小太陽》,會為老讀者和新讀者帶來陽光般的閱讀樂趣。

楊喚─《水果們的晚會》

《春天在哪兒呀》

「我背著我的房子走路,我背著我的房子爬樹……」還記不記得楊喚的這首童詩《蝸牛》?這麼可愛的詩,雖然是五、六○年代小學國語課本裡的課文,時隔已久,但大家依舊印象深刻,這就是楊喚的魅力所在!

楊喚是兒童詩的先驅,二十五歲時為了趕一場勞軍電影,闖平交道不慎絆倒而被火車輾斃,雖然英年早逝,至今仍是最傑出且令人難忘的童詩作家。他的童詩清新雋永,雖不超過二十首,卻已成為近代童詩創作的典範,多篇被選為國小及國中文選,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依然吸引小讀者的目光。

楊喚詩作洋溢著純真及童趣,且蘊含樂音般的節奏和旋律,2004年其四首經典童詩《春天在哪兒呀?》、《水果們的晚會》、《家》、《夏夜》,除了重新以圖畫書方式出版外,更譜上動人旋律,一邊聽音樂,一邊讀童詩,呈現出兒童文學與音樂結合的藝術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