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戰如火如荼,國民、民進兩黨總統參選人四處拜訪社會各界意見領袖,尋求彼等背書加持,公眾人物如何表態成了一門學問。
從言論自由層面看,身為公民,社會意見領袖與一般民眾在政治參與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只有一票,人人對社會議題有權表達主觀偏好,對某些公眾人物公開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大可尊重並以平常心視之。
現代民主政治下公民社會,政治參與及投票行為,表達政治偏好,是立足在每個人的自由意志認知判斷,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尊重彼此自由意志,在共同認可政治競賽規則下,藉由程序正義落實選舉結果正當性。
筆者認為,選民要學習做個獨立自主判斷的成熟公民,某些公眾人物表態僅供參考,自己主觀現實感受與理性判斷,才是投票抉擇最重要的標準。
政治參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對總統選舉誰勝誰負更應該平常心視之,私人交誼更不必因政治偏好分歧破裂,淪為泛政治化思維的犧牲品,台灣要向上提升,轉型為成熟穩健的現代公民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史松青(台中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