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性低氣壓清晨2時位置。圖/氣象局
【本報台北訊】今年第一號颱風馬勒卡何時生成?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表示,中央氣象局與日本氣象廳認為關島南方海面熱帶低壓,要到明晨2時才會發展成颱風。中央氣象局說,目前路徑朝西北走,接著轉北再轉東北東,朝日本方向前進,變化應該沒有很大。對台灣也沒有直接影響。
氣象局說,今天上午8時今年第一號颱風形成,相對位置在恆春東南東方3300公里,關島南方1000公里,還是離台灣很遠,對未來一周天氣沒有甚麼影響。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颱風將形成,氣象局說,菲律賓東方有個低壓,但模式分歧,結構還很差。低壓帶中不排除有其他颱風生成,但會是陸續形成,還要觀察。
好天氣持續到下周三 下周四變天 降雨、轉涼
氣象局說,馬勒卡強度持續發展中,下周一可能會轉中颱,最接近台灣是下周三、四,但那時候正在北轉。
吳德榮說,明天至下周三,西半部晴朗穩定、晨有霧,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氣溫逐日漸升,北台灣高溫將升至30度以上,中南部更高達32度以上;白天暖熱早晚涼、日夜溫差大。下周四晨起鋒面快速通過,天氣轉變,降雨、轉涼。
吳德榮說,各國颱風預報資料顯示,中央氣象局與日本氣象廳認為關島南方海面熱帶低壓,要到明晨2時才會發展成颱風,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認為它目前已有颱風的強度。
吳德榮說,雖然各國參考相同的觀測資料,但主觀因素及對平均風速定義(美軍1分鐘,台日10分鐘平均)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吳德榮說,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其5天的潛勢預測路徑與最新歐洲(ECMWF)系集模式,所模擬的路徑大致類似,先往西北前進。
吳德榮說,5天之後系集模擬顯示,將減速、再受到西風帶的導引,轉向偏東,呈現大迴轉的特徵。
吳德榮說,因4月台灣鄰近地區常受中高層西風帶盤據,宛如金鐘罩,大幅降低4月颱靠近台灣的機率;但是否會對台灣天氣帶來間接的影響?則與其接近的程度相關,這才是該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