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 兒時打工記

文/Ada |2022.04.06
470觀看次
字級

文/Ada

民國六十幾年,還在念小學的我和弟妹們經常打工。那個年代沒有僱用童工的問題,我們掙錢的方式也跟現在非常不一樣。

最常做的是「搬磚塊」。以前磚塊是蓋房子的主要材料,但當時搬磚只能靠人工,也因此成了孩童掙錢的機會。如果有鄰居蓋房子,我們會依照自己的力氣一次搬幾塊上樓,然後各自找個角落堆疊,工頭最後依據數量給工錢。一塊磚頭大約一毛錢,半個小時下來賺個幾塊錢不是問題。領完工錢,開心直奔雜貨店去買一顆一毛錢的柑仔糖,那不易融化的糖果可以讓味蕾甜蜜好久好久,完全忘卻手腳的疲憊。

「插塑膠花」則是每年耶誕節前的外快。我們慣稱的塑膠花其實就是耶誕樹,每到那一陣子,客廳幾乎都被塑膠花占滿,放學後再努力把一棵棵樹組裝起來。記得那時常常要趕工到很晚,往往邊打瞌睡邊做,賺多少錢早已不記得,只確定幾乎都拿去補貼家用了。

另一個讓人頗開心的工作是「挖荔枝」。每逢荔枝產季,就會有挖荔枝加工成罐頭的差事,雖然手痛腰痠背痛難免,但偶爾能偷塞幾顆果肉到嘴裡解饞,是當時窮孩子來打這份工的小確幸。

除此之外,鄉間小路草叢間,也有可以拿來換錢的寶物︱︱「金銀花」。金銀花可入藥,中藥店都會收購,因此我們常趁玩樂時順道留意一旁有沒有新開的金銀花。運氣好時可以採到幾十朵,拿去中藥店換個一塊錢或幾顆仙楂糖。

還有另一種孩子們會邊玩邊留意的東西,就是「鐵釘」。工地總有些從木模板取出後變形廢棄的鐵釘,於是「撿鐵釘」賣給收破銅爛鐵的,就成為我們掙錢的方法之一。把撿回來的鐵釘集中到一定數量後變賣,運氣好時還夠買一包三塊錢的王子麵。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孩子們自己會找出路,不會因為環境艱困而憂鬱,也不會因為需要付出勞力而怨懟。相反地,幾個手足一直抱著知足感恩的心,在求學及成長過程中互相提攜。兒時打工,是我和弟妹們,也是那個年代,最難忘、最有意義的成長記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