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願意生孩子的婦女有三成是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早產的比率也逐年增加,由於健保給付的第一線安胎藥副作用過大,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婦產科醫師認為,應盡快給付更好的安胎藥成為第一線選擇。
「為了要生下健康的寶寶,一位懷孕二十三周的婦女,寧願花二百多萬元安胎到三十四周,一天近兩萬元的安胎藥費用,對想生孩子的媽媽來說壓力很大,政府應該給願意生子的女性一個機會,至少能好好安胎,減少早產的併發症。」這是已接生快四十年的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李建南的心聲。
李建南指出,現在若要選擇比較安全的安胎藥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必須自費,一次安胎費用平均達五、六十萬元。原因在於現今健保給付的安胎藥β-agonists副作用太大。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指出,新生兒人數已大減二十五萬人,希望催產素受體拮抗劑能獲得健保第一線給付,讓孕婦能在安胎前四十八小時使用,不只增加搶救胎兒肺部成熟的機會,也讓媽媽有較健康的身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