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沙灘神廟」南側 出現2塊七至八世紀古蹟 一尊上刻緬甸文佛像 安坐木筏上
【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瑪瑪拉普羅姆附近,近日發現兩座被海嘯沖刷出來的古代石雕,此一發現轟動印度文化界。
瑪瑪拉普羅姆地區的古代雕塑,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沙灘神廟」建於七世紀,千年海風已磨平神廟石雕細微部分,但整個雕塑群依然富有藝術感染力。
由於神廟離海灘僅七百公尺,大部分石雕群包圍沙土中。新發現的石雕位於沙灘神廟南側數百公尺,一塊花崗岩石上雕有獅、馬、象和守護神,另一座石雕為兩頭獅子,旁邊還有一群矮小武士。
由於這片占地八公里的古都舊址散布許多古蹟,兩座石雕在海嘯中剛被沖刷出來時,並未引起當地人注意,考古人員在檢查古蹟受損情況時,驚訝地發現多了兩塊石雕,查核認定是被海嘯沖刷出來。
考古學家指出,這些雕塑是七至八世紀作品,有明顯的帕拉瓦王朝風格。統轄印度東南沿海地區的帕拉瓦王朝,在五至八世紀是全盛時期,創造了最具代表性的石雕藝術。
這些石雕原本並未埋在沙土中,其中一座石雕神龕還露出地面,當地漁民出海時,常會在神龕前祈禱。
另外在新發現的石雕附近,考古專家還發現被大水沖刷出來的石牆殘壁,推測是廟宇的一部分,而附近海底和沙土中,可能還有古代石雕。
石雕都是印度教興起時期作品,原與佛教無關,但有些村民在瑪瑪拉普羅姆海岸發現一艘木筏,上面竹盒裡有一尊高約十五公分的青銅佛,佛陀盤坐在蓮花座上,雙手持缽,與經典中的佛陀造型不一樣。印度考古學會專家指出,這尊未標明製作年代的銅佛並不古老,佛像後的緬甸文表明鑄造地,估計是從緬甸運往泰國時遭遇海嘯襲擊,木筏被強大的海浪推到印度東海岸。不過對佛教徒而言,蓮花青銅佛像在海嘯中安然無恙,漂洋過海來到佛陀故鄉印度,是十分殊勝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