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歲月】 三輪車的故事

文/吳芳枝 |2022.03.31
846觀看次
字級

文/吳芳枝

那天到彰化田尾公路花園賞花,三輪車伕正招手攬客,機靈的孫兒一個箭步就跳上車,然後歡天喜地向我招手:「奶奶,快上車!」只好陪他過過癮。三輪車沿著公路花園賞遊,車伕兼導遊一路介紹奇花異草與各式盆景,兜了一大圈,孫兒仍意猶未盡不捨下車。

看到孫兒興奮得手舞足蹈,塵封的記憶又被翻攪起。以前牙牙學語的孩兒都會唱的兒歌:「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然而,如今在街頭早已看不到人力三輪車了。

看民初的電視劇或電影,常可在繁華街頭或夜總會門口見到黃包車,車伕脖子上總是披掛著毛巾。動亂的年代,三輪車的故事穿插其間,上演著無數悲歡離合的時代故事,是我們的共同回憶,也是令人難忘的文化地景。

後來,三輪車漸漸退出大都市,但是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鄉下的火車站與客運車站,還是有三輪車為民眾提供服務。婚後我曾暫住鄉下,孩子剛出生時比麻糬還要軟,不能背也無法坐,無計可施之下,只能請同宗遠親阿勇伯每天騎著三輪車接送。

阿勇伯平日都在客運站排班,早上會先來載我們,半路轉到保母家,然後我再轉搭客運上班;傍晚,我仍搭阿勇伯的三輪車回家,他也順便下班。這樣的日子大約有一年之久。

阿勇伯家無田產,只能靠勞力踩三輪車養家。我成了固定乘客後,他很開心,不但三輪車整理得很乾淨,颳風下雨時要拉下來的塑膠布也特地換上新的。雖然路程只有短短十五分鐘,一年來,孩子從會坐、會站到會走,也會跟著唱:「三輪車,跑得快……」阿勇伯故意逗他:「上面坐個小娃娃!」孩子咯咯笑得很開心。

社會經濟漸漸好轉,追求速度和舒適的年代,三輪車逐漸沒落,被計程車取而代之,現在除了觀光區,街頭已看不到傳統的人力三輪車。商人腦筋動得快,改造三輪車作為年輕人創業的平台,化身為城市裡的移動餐車,街角巷口不時可見現代感的三輪車,販賣蛋糕、咖啡等餐點飲料,滾動的車輪依舊穿梭於人潮車流中。

經過改裝後的三輪車,輕巧美觀、功能齊全,一樣是生財的工具,只要物美價廉,生意好得很。無論什麼年代,升斗小民都得為生活努力打拚,一輛三輪車,恰可照見庶民經濟的轉變與興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