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音質是天生的,沒錯,但我們可以藉由後天的訓練,學習呼吸的運用、共鳴位置的改變和音調的控制,達到優美悅耳的嗓音。若是自己無法掌握到技巧,則必須請求這方面的專家協助幫忙了。
除了美妙的嗓音之外,說話的技巧也是很重要。說話的技巧並不是要你「舌燦蓮花」甚至與人「唇槍舌劍」。
說話的藝術旨在追求生動自然的表達技巧,莫逞一時口舌之快,同時盡量避免用一些口頭禪。
有一個學教育的朋友,每每聽到朋友談起小孩的教育問題,就一句:「怎麼可以這樣,你這樣是不對的。」
被糾正的朋友往往一臉尷尬,不知如何接下面的話題。
以後,就算是碰到小孩教育的問題,大家寧可多花點時間蒐集資料,也不願再問這位「專家」朋友的建議。
令怡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第一次投入職場工作讓她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但不管她怎麼努力工作,對同事關懷有加,在公司的人緣就是不好。
工作了半年,情況仍不見好轉。令怡鼓起勇氣問與她一起進公司的小菁,經過小菁的敘述才知道,原來同事們對令怡的口頭禪「你懂嗎?」很是反感,因為聽到這樣口頭禪的人覺得令怡自以為是,到處想打壓人。
經過小菁的提醒之後,令怡努力地改掉多年來的口頭禪,沒想到不只是在公司的人緣逐日好起來,連以前的同學都與她更加熱絡呢!
沒想到口頭禪的威力是如此的強大。
「爭辯」也是人與人間應盡量避免的。
每個人因自己的成長背景不同,所以對事情有不同的角度與主觀意識,很難說誰對誰錯,如果硬要分出誰比較有理,那麼彼此爭得面紅耳赤,即使對方辯輸了你,但也是口服心不服,說不定從此懷恨在心。
那麼我們爭贏了道理但卻輸掉一個朋友或一份感情,如此結果,值得嗎? 有對就讀同一所學校的情侶,男孩是政治系碩士班,女孩是文學院的學生,兩人準備在女孩畢業之際訂婚。
在總統大選時,女孩有自己的支援對像,但男孩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分析女孩所支援的對象並不適合當總統,兩人常為這件事情爭辯不已。
不是學政治的女孩,當然爭不過男孩的學理根據,所以兩人一氣之下做出分手的決定。
就這樣,男孩氣女孩不尊重他的專業素養,而女孩氣男孩不夠包容她。這是一個贏得面子卻輸掉裡子的真實故事。
還好在選舉過後,兩人又理智地互相溝通一番,才不致造成終身的遺憾。
或許你覺得別人歪曲真理,是一件讓你很不舒服的事情,但你不得不對對方做出澄清時,可以用些說話的小技巧,適時表達自己的意見,又可避免一番唇槍舌戰。
例如:「我同意你的看法,我這裡也有一點小小見解,不知你覺得如何呢?」或是「或許,我們可以聽聽看別人的意見。」
請記得,不要直接否定對方的看法,尊重他的想法並適時提出我們的看法,才能讓我們贏得真理又獲得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