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東半部3月28日進入封鎖狀態,以阻擋新冠疫情延燒。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上海本月27日晚間無預警宣布,全市自28日清晨5時起,以黃浦江為界,採「先浦東、後浦西」順序,實施全市分區、分批封閉核酸檢測,幾乎等於是半封城。業界認為,此舉將衝擊人流、貨流。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天也表示,經濟部工業局會聯繫台商,廠商出貨可能受到些許影響。
上海市從昨天清晨5時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第一批範圍為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期間人員足不出戶、企業封控生產,並開展核酸篩查,預計4月1日清晨5時解封;第2批則是自4月1日凌晨3時起,對浦西地區實施封控,接著開展核酸篩查,預計4月5日凌晨3時解封。據官方訊息指出,企業在區域內可進行「封閉式生產」,因此短期封閉帶來的影響十分有限。
上海是電子代工、晶圓代工、封測、電動車生產重鎮,台積、中芯國際、日月光等都在當地有工廠;鄰近的昆山也有面板大廠友達、代工廠緯創等業者,多經由上海出口,恐同步受累。
台積電生產線 暫不受影響
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台積電上海松江廠,以及中芯國際在上海的總部。台積電前天表示,一切遵照當地官方防疫措施,目前不影響生產;中芯上海有8吋、12吋廠,其最先進的製程都集中在當地,中芯昨天表示,上海工廠正常營運,遵守相關規定。
半導體矽晶圓廠合晶指出,上海廠產線不受封控措施影響,但出貨可能會有影響;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指出,團隊配合當地政府政策嚴格管理,營運影響例如物流成本增加,員工關懷成本增加,縱觀整體措施對營收的影響有限。
昆山台協會長孫德聰則表示,已有企業會員反映,電子零組件已在上海浦東機場卡關取不出來,更別說出貨到上海,他呼籲台灣除了現有的4個航點外,希望能考慮華東台商空運需求,在蘇南設立一個貨運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