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世的功德:善修四無量心的話,來世若生到色界天中,會成為梵天王;若是在初禪修四無量心,來世則會做初禪天的天王,乃至四禪天的天王;這是由於修無量心廣攝眾生的緣故。
問:《纓絡經》中說四禪天中,每一禪天都有梵天王,佛陀為什麼說慈心定會生梵天?
答:因為眾生大多聽過、知道梵天,也很尊敬梵天的緣故。佛陀在印度時,婆羅門外道的理論,是把所有的福德,都迴向希望能生梵天。因此,他們如果聽說修慈心定可以生梵天的話,就會信仰佛法而修慈心定,所以佛陀說修持慈心定會生梵天。
此外,凡是斷了婬欲的天界,都叫做梵天。因此只要說梵天,就包括四禪天和四空定天。如:五戒的律儀中,只要說不妄語戒,就包括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這三項。而且,在四禪中修四無量心,隨在那一禪天修成,就會生到那一禪天中。由於修無量心,福德很大的緣故,所以因修持不同、果報也有不同,因此生到梵天之中,就有君王與臣民之別。
問:假使是這樣,佛陀何故詳說修四無量心的功德是:善修慈心定可以生到遍淨天(色界三禪第三天),善修悲心定可以生虛空處天(無色界的第一天),善修喜心定可以生識處天(無色界第二天),善修捨定可以生無所有處天(無色界第三天),為何只說修慈心定可以生梵天呢?
答: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佛陀總是隨眾生度化的根性而說法的。從四禪的特點來說:修慈心定後,進入三禪很容易;修悲心定後,要進入虛空處定很容易;修喜心定出來後,要進入識處定很容易;修捨心定出來後,要進入無所有處定很容易。
而且,三界中以修慈心定所生的遍淨天,最為快樂,不但自己歡喜,也使眾生歡喜。修悲心定,是為了要去除眾生的內外苦,虛空天能破除色身執,所以說悲心定的福德是生虛空處天。虛空處的心,雖然已無色身的障礙,但仍有繫心於虛空處的執礙;進修喜心定,可使識能無邊自在,所以修喜心的最大福德是生識處天。捨心是使眾生捨棄所有的苦樂,無掛無礙,才是真正的法,故修捨心最大的福德是生無所有處天。
以上,即是凡夫於四禪中修四無量心的說明。{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