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沙暴 防護有一套

慕容蓮 |2008.03.09
843觀看次
字級

這一陣子氣象局一再報導,台灣從北到南都會籠罩在沙塵暴的陰影之下,空氣品質因此大受影響,還好因為下了幾天的雨,感覺上沙塵的威力並不大,但因為全球氣候的轉變,類似的沙塵暴會日趨嚴重,衛生單位也一再地呼籲,有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別的提防,及早預作準備。

事實上,沙塵暴季節來臨,與沙塵有關的疾病也會趁機發生。不過,只要採取下列各項預防措施,就可以在沙塵天氣裡保持健康。

一、預防勝於治療

在風大乾燥多塵的天氣裡,細菌病毒和黴漿菌等微生物活動頻繁,並伺機而動,容易誘發咽喉炎、鼻出血、眼乾、角膜炎、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或症狀。平時可口含潤喉片,保持咽喉涼爽舒適;滴幾次潤眼液以免眼睛乾燥;有鼻出血的情況,可以經常在鼻孔周圍抹上幾滴甘油,以保持鼻腔的濕潤,防止細微血管破裂。

二、避免戶外運動

運動有助增加身體抵抗力,可避免受涼感冒,更可預防呼吸道疾病復發。但風沙來襲時,應盡量避開室外運動,尤其是老人、體弱者,應該取消清晨在公園或廣場練習,改在室內練習。

三、保持室內濕度

人體最為舒適的相對濕度是50%~60%。在風沙天氣裡,空氣十分乾燥,相對濕度偏小,咽乾口燥,容易上火,也易引發或加重呼吸系統疾病,還會使皮膚乾燥,失去水分。因此建議室內可使用加濕器,或以多灑水、用濕布拖地等方法,保持空氣濕度適宜。

四、外出慎防沙塵

戴口罩可有效防止外界有害氣體吸入呼吸道,避免口鼻乾燥、喉癢、痰多、乾咳等。帽子和絲巾,可以防止頭髮和身體的外露部位受沙土落塵傾害,解決皮膚搔癢帶來的不快。護目鏡或太陽眼鏡,可減少風沙吹入眼中造成角膜擦傷、結膜充血、眼乾、流淚。萬一沙塵吹入眼中,不能用髒手揉搓,應盡快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或滴幾滴眼藥水,以保持眼睛濕潤易於塵沙流出。

五、多喝水、吃水果

沙塵乾燥天氣易出現唇裂、咽喉乾癢、鼻咽脹痛等「上火」症狀,身體缺水還會出現排便困難,引起痔瘡、肛裂、便血現象。此時不妨多飲粥類、湯類、茶水、果汁,補充流失的水分,加快體內各種代謝廢物的排出。

六、及時清潔灰塵

從外面進入家門時,如果可能最好沐浴更衣,保持身體潔淨舒適。就算無法做到這點,也要記得用清水漱漱口,清理一下鼻腔,以減輕感染的機率。屋內的灰塵要及時清理,用濕抹布擦拭,或以吸塵器吸附塵沙,以免室內塵土飛揚,吸入呼吸道。

七、注意皮膚保養

風大乾燥時,皮膚表面的水分極易被沙塵帶走,讓皮膚變得粗糙。所以外出回家後,要及時清洗面部,擦上保濕護膚產品。

八、注意人身安全

風沙飛颺的天氣,要注意人身安全,盡可能遠離高大的建築物,不要在廣告招牌下、樹下行走或逗留。遇見超強沙塵暴天氣時,不要急著趕路,應把車停在路邊,等狂風過後再行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