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有滿五歲資優兒的家長,趕在未足齡資優兒童「提早入讀」申請截止日,向學區學校提出申請,期待能通過評鑑後提早就讀小一。
「愈早入學愈好」真的好嗎?依我的經驗,深不以為然。
我帶過兩屆的小一新生,心得是孩子愈成熟學習愈好、愈快,許多「年尾」與「年頭」的孩子相差近一歲,同時學習效果就會有明顯落差;再以自己的孩子為例。大女兒是九月二十二日生,依照規定必須「八歲入學」,當時只要願意,還是有辦法讓她七歲就學,但我還是放棄讓她「提早入學」的念頭,入學時比別人多一歲的她,後來從小學、國中到高中,表現都比同學優異。
可見,提早入學絕非最好的選擇,一向重視「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台灣父母,難道忍心讓孩子一開始就處於相對劣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共同的期盼,特別是當子女以「資優」之名提早入學,不但面子風光,更是被視為光宗耀祖,去年台北縣就有六百名申請,但只有九名通過鑑定,可見「假資優」、「人工資優」充斥,家長別被「虛榮心」蒙蔽,作出錯誤的判斷,否則將使孩子受害。
人生是場馬拉松賽,提早一年入學影響有限,與其冒著適應困難的風險,不如按部就班來得妥當,何況,現今學制彈性很大,只要孩子真的資優,可透過跳級辦法縮短就學年限。
所以,我以教育小兵的身分,給「心切」的家長良心的建議:足齡入學比提早入學妥適、跳級比不足齡入學更好。
侯敦(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