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媽媽 沙漠20年種千萬樹

 |2022.03.15
965觀看次
字級
易解放種下的每棵樹,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出生於中國大陸上海的易解放,二○○三年投身開始在內蒙古植樹造林,二十年來種千萬棵樹,綠化四萬畝沙漠和戈壁,被稱為「大地媽媽」,但現年七十四歲的她種樹背後原因令人鼻酸。

二○○○年,易解放的兒子楊睿哲曾建議父母前往內蒙古種樹,更說「我們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的」,沒想到說完半個月後,楊睿哲在上學途中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

易解放剛失去孩子的時候,好幾次都想結束生命。但她想到,在荒漠裡種樹,是兒子的意願,易解放信守對兒子承諾,掏出積蓄、賣掉上海的房產,拿出兒子的賠償金和保險金,投身公益事業,成立非營利組織「綠色生命」並出任理事長。

旅居日本的易解放二○○二年毅然辭去收入頗豐的工作,與丈夫楊安泰一起帶著兒子的遺願和「綠色生命」的希望回到大陸,夫妻倆開始遠赴內蒙古庫倫旗植樹造林。他們決心將那片嚴重沙化的大地,變為茂盛的樹林。

肩扛手捧樹苗

動十多次手術

二○○三年以後,從庫倫旗到磴口縣再到多倫,內蒙古的很多沙漠都留下易解放種樹的身影。在沙漠種樹的過程十分艱辛,要先乘飛機、轉巴士,再換馬車,輾轉一兩天才能抵達沙漠,樹苗更是要靠肩扛手捧。

回顧植樹造林這二十年,易解放表示,自己因為種樹受過很多傷,還動過十多次手術。但她仍記得兒子的願望,易解放說:「我一定要在植樹這條路上,走到走不動為止。」

為爭取更多人理解和支持,易解放經常宣傳呼籲、演講鼓動,竭盡所能向各界人士宣傳生態保護重要性。在她的感召下,到內蒙古植樹的義工人數逐漸增多。幾年間,易解放帶領一批批義工,每年消滅一片沙地,讓一片片沙地恢復為綠洲。

有人看到易解放年齡這麼大,建議她雇人種樹,但易解放認為雇請人雖然能做,「但我自己種樹心裡更踏實,我要和大家一起種」,而易解放投身種樹,也鼓舞許多「失獨家庭」一起參與。

走出喪子之痛

樹苗當兒呵護

所謂失獨家庭,是指失去唯一孩子的家庭,這種傷痛讓他們對未來生活失去希望,同時也失去創造自我生活的積極性。在易解放鼓勵下,許多失獨母親也加入其中,把種下的樹苗當成孩子來呵護。

易解放帶著植樹造綠的願望,二○一八年團隊完成內蒙古三塊基地植樹造林,用八百萬棵樹綠化三萬畝沙漠,存活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從二○二○年開始,易解放將種植的目標向西延伸,到敦煌開始對戈壁灘的綠化工作,種植了二千畝,二○二一年栽種胡楊、松樹、榆樹等共計三千畝。她表示,今年目標是再種五千畝。

「綠色生命」種好樹後,全部無償捐獻給當地的村民。許多曾經是沙地、荒漠的地方,現在已經變成大片草地和樹林,土地漸漸肥沃,耕地也得到恢復。庫倫旗人為了感激易解放的善舉,為她的兒子立碑以示紀念。

從「失獨母親」到公益團體代表,易解放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光將四萬畝沙漠戈壁變成鬱鬱蔥蔥的綠洲,還帶領許多有著同樣情感悲慟的人們,走出傷痛的深淵,化小愛為大愛,積極面對餘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