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防部在農曆年前開放位於三芝的天弓飛彈營,供國內外媒體採訪,然而一本知名軍事雜誌在即將出版的文章中卻指出,該單位不論是戰術控制中心,或者是飛彈發射室,都只用厚度僅約五十公分的鋼筋水泥保護,「十分脆弱」,亟需全部重建。
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報導描寫,整個天弓二型垂直發射室和戰術控制中心都修建在淺近地下,強化型鋼筋水泥厚度不超過零點五公尺,出入大門為鋼板,抗炸能力十分脆弱。
報導中指出,所有俄式空對地飛彈都有高爆、穿透兩種彈頭,其中H59TE電視導引空對地飛彈,對鋼筋水泥的穿透厚度為四米。再從中國空軍使用鼎新機場實施模擬攻擊的圖像判斷,共軍武器的準確度日趨提高。而照明雷達主要為「天弓一」指示目標,但是因為本身也是固定式,抗炸能力十分脆弱。報導根據此主張,整個天弓陣地必須重新修築。
報導分析,一般情況下,即使是北約國家,拱衛首都地對空彈的戰術控制中心,也是極少對外開放的。這次之所以破例開放,很可能是對大陸傳達訊息:在總統三月大選之前不要盲動,台灣海峽也不是中國的內海。
雙方都裝備了遠程的地對空導彈,足以涵蓋臺灣海峽的大部,以達到「以地制空」和「攻勢防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