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蒙、哈薩克7當代藝術家 呈現內亞游牧文化變遷

曹麗蕙 |2022.03.12
1279觀看次
字級
「複景生活:當代藝術視角中的蒙古及中亞」特展,即日起至7月23日止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複景生活:當代藝術視角中的蒙古及中亞」特展今起在蒙藏文化館展出,邀集台灣、蒙古、哈薩克7位藝術家展出當代藝術作品,呈現內亞游牧文化區域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傳統草原游牧文化所面臨的挑戰及變遷,包括都市化、性別、環境保護與氣候變遷等議題。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展覽關注蒙古、中亞地區當代藝術的發展,透過藝術交流對話,並邀請蒙古、哈薩克與台灣藝術家一同參展,期盼藉此提供民眾對於不同區域多元文化的瞭解,增進彼此的尊重與認同,進而減少歧異,型塑一個更平和、美好的世界。

特展的台蒙策展團隊有台灣策展人高森信男、陳湘汶,以及蒙古策展人甘圖雅.巴丹嘎拉夫。陳湘汶表示,「2018年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於烏蘭巴托展出的經驗,可以發現蒙古的藝術家生活在平坦遼闊的草原,與台灣藝術家生活在海島有非常不同的視覺經驗,進而埋下這次展覽的合作契機,以專題展演的形式帶領大家更深度瞭解蒙古、中亞地區的當代藝術。

今年參展藝術家則有來自蒙古的孟克杰杰格.賈卡賈維、孟克波洛兒.干波爾德、艾爾登巴雅爾.蒙叩爾、南丁-艾爾丁寧.布札格德;哈薩克藝術家阿瑪古兒.門利巴耶娃;台灣藝術家曾建穎、林怡君等,將展出不同型式的當代藝術作品,透過藝術家的視角與轉譯,看見與海洋島嶼迥然不同的草原世界。

主辦單位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表示,配合這次展覽,「2022布里雅特電影欣賞–來趣貝加爾湖」開幕片《貝加爾湖度假趣》也同步放映,邀請民眾透過藝術及電影,認識蒙古游牧民族歷經時代變遷、所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生活樣貌及挑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