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燕巢訊】英國赫爾大學公布研究,指服用抗憂鬱藥物對治療憂鬱症效果不大,甚至無效。消息披露後,有憂鬱症病友頻頻追問,是否該繼續服藥,讓精神科醫師疲於解釋;義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顏永杰擔憂,會有病友誤解該項研究內容,導致中斷用藥繼而鬧出人命,事態就嚴重。
赫爾大學就精神科醫生開給病人服用的百憂解(Prozac)、速悅(Efexor)等抗憂鬱藥物,對近五十家醫療院所進行調查,並以抗憂鬱藥物與安慰劑對比,發現這些藥物,僅對少數重症憂鬱個案有效。
相關研究結果經披露後,引發國內不少憂鬱症病友疑慮,讓醫師感覺事態嚴重。義大精神科師顏永杰特別調閱赫爾大學原文報告,分析方法,雖沒什麼大問題,但研究過程有幾項「限制性」,無法一體適用,他擔憂國內病友誤解內容,而放棄服藥治療,屆時恐怕鬧出人命。
鳳山市晶采醫院院長陳秀昭表示,赫爾大學這份研究,對憂鬱病友產生衝擊,已無可避免,「但臨床上,服抗憂鬱藥到底能否緩解病情,病友心裡應該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