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Collar, Blue Collar, Green Collar
白領、藍領、綠領階級?
以顏色區分不同工作階層,一般人比較耳熟能詳的是白領階級(white collar jobs),包括專業受薪階層(salaried professionals)和一般文書辦事人員(clerical workers);藍領階級(blue col-lar jobs)則是指體力勞動層(manual labor)。現在第三種階級正在崛起,也就是所謂的綠領階級(green collar workers)或clean-energy jobs(乾淨能源工作)。事實上,早在1992年,green-collar這個字就偶爾出現在韋氏字典上,但直到最近才因政治人物提倡而紅火起來。
所謂「綠領工作」泛指從事有益環保(environment-friendly)的產品和勞務,包括設計、製造、裝配、運作或維護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及提高能源效益科技的工作。以美國為例,綠領階層已躍居美國第五大工作階層。
最早提出綠領工作構思的不是別人,正是目前正參選總統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和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他們倡議下,很多人相信,環保意識可以藉著在再生能源領域創造綠領工作而進一步推廣。他們提議編列數百萬美元給那些在綠色領域進行勞工交流和培訓計畫的州。所有帶頭展示有提倡再生能源意願的企業和機構都可以拿到補助款。
這只是綠領革命(green collar revolution)的起步。如果所有城市、企業和機構都致力結合環保於其工作目標中,未來十年綠領工作潛力驚人,假以時日,綠領工作將創造數十億美元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