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排便也會便秘
迷思一:我的肚子常覺脹脹的,醫生說我可能有便秘的問題,可是我幾乎每天都有排便,有時還不止一次,為什麼還會便秘呢?
美國巴斯帝爾大學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解答:便秘與否並不是單純依照排便的次數,或排出的分量來做判定的。因為每個人的排便次數或分量都不盡相同,因此就算每天都有排便,但排便時出現不順暢或不舒服的情形時,例如必須要用力才能將大使排出、在排完便後仍感覺有便意珥珥等,都算是便秘。
相對的,有人三天才排便一次,每次排便的分量大致相同,不論是在排便時,或日常生活都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這種情形就能說是「沒有便秘」。
奇美醫院中醫師郭世芳解答:建議藉由指壓或針灸,調和五臟的功能,達到大便通暢的效果。
按摩手法可以指壓天樞穴治療便秘,在大便時用左手指點壓天樞穴,即肚臍左側約二寸處(約成人的三指幅)一分鐘左右,到有明顯的酸脹感,然後摒氣以增加腹壓,即可排便。這個位置由於靠近結腸,效果會比右側明顯。
至於平時的按摩有多種手法,最好是能夠全部做完,包括仰臥放鬆,自然呼吸,意想直腸,先在腹部以神闕為中心單手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五十次,然後雙手中指以較強手法按摩天樞穴,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五十次;最後雙手中指揉按足三里、上巨虛,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五十次。足三里是陽明胃經下合穴,上巨虛為大腸經下合穴,長期按摩還有養生的效果。
如果只做一項,以天樞穴為優先,其次則是足三里。
確有「易胖體質」
迷思二:我從小就長得胖胖的,媽媽說我是易胖體質,安慰我不要吃過量就好了。可是我平日吃得比鄰座同學少,但身材卻比她大了兩號,真讓人洩氣。老師說:「會胖是因為吃得多、不運動」才會胖,但我看隔鄰同學根本動都不動,為什麼她還這麼瘦呢?
台安醫院家醫科羅佳琳醫師解答:說來讓人遺憾,醫學上的確發現「易胖體質」或「不易胖體質」其實是天生的!
科學家近來發現一種叫「瘦身蛋白」(leptin;或稱瘦素或瘦蛋白)的蛋白質,它在決定食慾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瘦身蛋白」在脂肪細胞內合成後分泌到血液中,它會發出訊號給腦部,告訴腦說已經飽了,不要再吃了。「瘦身蛋白」是基因裡原生的物質,所以會遺傳。
如果身體無法產生「瘦身蛋白」,或產量過少,飽的訊息就無法傳給腦,你就會一直有餓的感覺。萬一有這種先天上的生理缺陷,確實較容易有體重超重的問題。而根據英國的醫學研究指出:有些體重過重的人排斥「瘦身蛋白」,就像糖尿病患者排斥胰島素一樣。
基因的確會影響體重,但絕不是發胖的唯一成因。體內的某些基因或許會使你容易變胖,但是坐著不動或放縱自己大吃大喝的習慣,才是肥胖的罪魁禍首。造成肥胖的成因裡,絕對與飲食習慣脫離不了關係喔。
生理正常的人如果食慾特大,很可能是童年時的餵食習慣所養成的。研究顯示,有些以奶瓶餵奶的嬰兒,常被餵了過多的牛奶,養成吃得比需要多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會一生伴隨。
此外,根據統計,出生的季節也可能影響胃口,在冷天出生的人,食慾通常比出生在暖和季節的人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