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漫畫‧動畫‧電視劇‧電影‧電玩 漫畫出版複合式發展

林庭宇 |2008.02.23
806觀看次
字級

國際書展,於世貿二館展出的漫畫出版,今年依舊紅不讓!隨著漫畫出版企劃流程的結構轉變,輕小說、影音產品以及周邊商品的熱度更為提升,同時喜愛動漫的年齡層上下擴大更是一個明顯的現象。

 喜看偶像劇者,提到《交響情人夢》,第一瞬間會想到的是「日劇」;而若提到《宮-野蠻王妃》,則是會先聯想到「韓劇」。或許經過不停地重播與宣傳,許多人已經知道其實這兩部電視戲劇作品的原著,都是來自於「漫畫」。近年來,東方諸國越來越熱衷由「漫畫」進而出版動畫,或是改編成電玩、電視劇以及電影的影音化。

漫畫出版品「反開發」操作模式

 所謂「漫畫」的定義其實很廣泛,甚至是生活當中隨筆的塗鴉,只要包含作者想藉由簡單的圖片所欲表達的意念,其實就已經是一種「漫畫」作品了。由於東亞各國與日本市場的接觸最為頻繁,亞太地區的動漫市場也由發展多年,並且獨樹一幟的日本為首,因此一直以來,東亞多國的漫畫市場在風格上,幾乎等同於日式風格的大量延伸。

 國內也不例外,早年的大然與東立出版社即是專門以漫畫出版為業,多數是從日本進口授權漫畫進行販售,稱霸台灣的漫畫出版市場。而隨著閱讀習慣的改變,出版業在漫畫的經營模式上越趨向多元化;究竟漫畫出版的市場生態,在這樣的大環境變遷之中,是被賦予或提升了多元的層次,又或是抑制本業的成長?走訪一趟東立出版社後,更進一步了解漫畫出版的現況。

 近年以來,漫畫出版經營形式已從單純的紙本作品,演變成與動畫相輔相成,又進而再進駐娛樂影視市場,其後甚至有反開發(即先有影視或動畫、電玩作品,再進行紙本漫畫的出版)的操作模式,並在日本行之多年。而就國內熟知的諸多偶像劇作品,從柴智屏製作的《流星花園》開始,到近期瞿友寧導演的《美味關係》以及《惡作劇2吻》等,其中有許多正是來自日本的漫畫原著;另外由台視與三立合作的許多系列,如:《櫻野三加一》等,則是有了電視劇本之後,再由國內的漫畫家繪製漫畫作品問世。

讀者年齡上下擴張

 產品多元發展方案在更前期時,替飽和的漫畫市場注入一股活力,很快地,書籍出版與影音數位出版單位攜手合作,動畫與電玩首先替漫畫市場開啟了新的一頁!

雖然動畫與電玩的客層與漫畫市場多有重疊,但以前鋒部隊之姿,它們成功地吸引了原本特別偏好於動畫或電玩的民眾開始閱讀漫畫;也有許多漫迷都是從動畫開始接觸,進而閱讀漫畫原著;長年以來都有漫畫改編為各種平台的電玩遊戲,也促使電玩迷和漫迷相互交錯在兩個領域之間帶動兩方業者的成長。

 此一同時,漫畫出版成果最實際地反映在銷售數字上外,更重要地是拓展了漫畫的傳播領域,使客戶群的年齡層擴充,許多年輕一輩的家長也帶著孩子一起從看漫畫進而得到資訊,或是經由漫畫故事進行邏輯推演的訓練,使「漫畫」又更進一步邁向「知識傳播」殿堂,這個效應則可以從許多工具書也嘗試帶入互動圖片或小故事,使讀者更容易學習吸收看見。另外帶動的就是周邊商品業者的成長,諸多專職製作動漫、電玩人物或場景的周邊產品廠商都紛紛出籠,不再隱身幕後,而與漫畫市場正式分一杯羹。

 接著,日本當地長期以來就不時有以漫畫改編電視劇本的作品,而更廣大的效應則從柴智屏的《流星花園》、《流星花園Ⅱ》展開。從《流》劇開始,F4所形成的台流風靡日韓的程度也深深影響日本的市場,日本也開始更為增加由暢銷漫畫改編的電視劇作品,這一波一波的改編風潮,就在《交響情人夢》達至巔峰!

紙本與數位化唇齒相依

 《交響情人夢》故事內容明快有趣受到許多少女系列讀者的喜愛,而日方也看準這個劇本的實力,改編為電視劇,不出所料地,這部作品替低迷許久的日本戲劇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更捧紅了主演的玉木宏以及上野樹里兩位演員,更強的效應則在於許多對漫畫沒有興趣的民眾在看過電視之後,都紛紛搶看漫畫原作!

 這部作品無論替台日兩方的出版商、租書店甚至影劇圈,都帶來了正面效益,更是刺激日本電視圈去年的夏季檔期大量使用漫畫改編劇本,希望藉此再度提振收視率,至於結果則是喜憂參半。相對地,在台灣接連上檔的幾部,同樣改編自日本著名的漫畫《公主小妹》、《美味關係》、《惡作劇2吻》等作品,也證明並非使用名著改編就能收到效果,但同時也一樣使多方受益。電影圈也不例外地將好的故事搬上螢幕,如:《死亡筆記本》,而後由於觀眾的要求,電影公司更是決定開拍漫畫當中偵探角色L的個人故事。隨後,小說作品也現身,而兩本L的故事,也再次提升漫畫作品本身的銷售成長。

 這或許就如東立出版龔筱瑛所言,多元化的發展方式,並無法特定歸類怎麼做會必然刺激漫畫市場的成長或衰退,這些不同作用的市場效應就是亦敵亦友,同時又相輔相成地互相助益吧。至於台灣本土知名的漫畫作品,如:李崇萍的《搖滾狂潮》,唐靉的《滾球王》等,龔筱瑛也表示出版社本身一向很期待能替作品進行多向規畫,未來也不排除會替這些經典作品進行電視、電影的授權拍攝,也可能自行製作動畫,來持續推動漫畫市場的多元發展。

 綜觀近年來漫畫出版業走向複合式的發展,也許一開始對紙本作品本身是一種打擊,但隨著時代變遷,數位化快速發展的不可逆現象,紙本與數位化作品也構成了唇齒相依,緊密難分的關聯;多種發展之間的平衡與連結,也許更能為漫畫業界的未來,譜下無限可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