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2008年國際科學展覽會」昨天舉行頒獎典禮,207件國內參賽作品中,有54件作品分獲前3名及佳作。其中最特別的是台南市後甲國中學生林孟妤、郭曉芮運用國二理化課學到的「連通管原理」,以幾根水管及壞掉的玻璃咖啡壺,準確測量表面張力,獲得太空物理類首獎。
今年才讀國二的林孟妤和國三學姊郭曉芮,從小學二年級就一起作實驗。她們是本屆國際科展比賽中最年輕的參賽者,以「表面張力測量新方法—連通管原理的再應用」作品,從十七個國家的青少年菁英中脫穎而出。
林孟妤表示,起先自然課教師要求測量壓力,發現可用連通管原理測量表面張力,就和郭曉芮合作,研究測量液體表面張力的新裝置。
郭曉芮表示,她們嘗試以不同材質的管子,以連通管原理找出對液體表面張力實驗干擾程度最低的材質;最後發現鐵氟龍是最適合的材料,於是就以幾根塑膠水管、玻璃咖啡壼、鐵氟龍管,總共約200元費用設計出與市價16萬元的精密儀器效果一樣準確的測量裝置。
她們發明的新測量方法,由於便利實用、而且不需要電能、攜帶方便,在野外或家裡都很容易組裝,可以推廣為教學或實驗教材,林孟妤的爸爸已幫這項發明申請專利。
展覽會評審總召集人林榮耀表示,今年國內參賽學生研究水準較往年提升許多,學生善用環境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科學現象,進行相關主題的延伸及探討,作品已具大專校院以上的程度,甚至達到研究所水準。參展作品即日起至3月3日在台北市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主辦單位並將從國內得獎學生名單選出學生代表,前往美國、匈牙利、加拿大、紐西蘭、香港及新加坡等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