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腹瀉門急診量達11萬人次,衛福部疾管署一個月內共接獲83起腹瀉群聚通報,以餐飲旅宿業和校園通報居多,當中46起為諾羅病毒。圖/123RF
【本報台北訊】國內結束連假,近期腹瀉門急診量達11萬人次,比近二周略升,衛福部疾管署一個月內共接獲83起腹瀉群聚通報,以餐飲旅宿業和校園通報案件居多,有46起為諾羅病毒導致。疾管署提醒,病性腸胃炎症狀會伴隨發燒頭痛、上吐下瀉需特別注意。
疾病管制署監測發現,國內近期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群聚事件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為主,如有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餐飲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如員工疑似症狀者請立即暫停工作。
據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自2月20日至2月26日期間,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1萬0783人次,較近二周的10萬9522、10萬9289就診人次略升,但往年連假後易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仍低於近年同期。
圖/Unsplash
另全國近四周共接獲83起腹瀉群聚通報,以餐飲旅宿業及校園通報案件為多,病原體檢出陽性案件計49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主達46件占九成四為大宗。
疾管署的防疫資訊指出,常見症狀為腹瀉、嘔吐,並可能伴隨發燒、頭痛、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及食物量,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者較為嚴重。
官方呼籲,有效的預防方法為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務必正確洗手,做好個人防護;烹製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