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府城資深書法家王寶星的新潮書畫「先民系列生活六屏書畫組」,正在台南社教館展出。王寶星,有感於文字進化是先民生活文化的演進,融合先民群居、狩獵、漁撈、畜牧、舞蹈、耕種六大生活領域於書畫中,寄望現代青少年緬懷先民生活血淚歷程。
王寶星一直尋求書畫意境上的突破,他指出,創作來源出自漢字系統演變,結合先民生活文化,自有人類而群居、狩獵、漁撈、遊牧,與大自然搏鬥求生存的過程,凡有豐收或獵獲,則手舞足蹈聚眾以慶,後因遊牧以畜、漁撈而養殖、摘取而萌種之耘耕,都出之於人性自然。
他表示,研究文字之形成鑄為文化,世界各民族文化啟源多自圖騰,中國文字以象形文字為根基,發展出象形、形聲、會意、指事、轉注、假借的六書系統,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
王寶星指出,文字演變從岩畫、圖騰、象形、甲骨、鼎銘、金文籀篆,至秦李斯作小篆而一統中國文字,再經歷代發展,衍生行楷、行書、行草、草書至狂草與連綿草,至各體發展,百家競鳴。
他感歎現代青少年以電腦鍵盤輸入文字,又以新潮前衛自創火星文為風潮,因此創作先民生活文化書畫組合,主要是喚起人們緬懷先民生活的血淚辛酸,並記住文字演變沿革,藉以惕勵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