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2008 我當家》系列/民生篇 天災不可測 準備要萬全

 |2008.02.22
554觀看次
字級

春節前後中國大陸遭逢五十年來最大的雪災,災後大陸報章一片歌頌救災英勇事蹟的阿諛之詞,卻未見對雪災起因以及救災動員能力不足做深入檢討,作為今後救災能力的評估及善後工作的借鑑。

台灣自應從中汲取教訓。雖然台灣未必會有雪災的發生,但海嘯、寒流、颱風、豪雨等諸多天災都可能帶來極大損傷。即以春節以來寒流帶來的凍災,即導致澎湖一帶養殖魚業及中南部農業很大損失,政府亦愛莫能助。「無豫不立」,政府必須正視救災體系的強化,尤其在災難來臨時能很立即作出反應,劍及履及,發揮救災功能,使災難破壞降至最低。

這次大陸雪災的釀成大禍,先是氣象預報制度有待檢討。由於預報系統忽略了雪災的嚴重性,以致中央在開始時即掉以輕心,即至雪災嚴重時已措手不及。加上電力系統遭到冰雪破壞,電信系統亦隨之不通,更加速災難的連鎖反應,最後使十餘省陷入無電、無水、無電訊、無車的黑暗、恐怖之中。以大陸的科技能力,其氣象預報系統應可掌握到雪災的動向與嚴重性,但由於災害資訊的傳遞問題,使中央誤判災情,加上大陸的中部與南方諸省過去缺乏雪災的經驗,及至災害發生,救災體系立即陷入紊亂狀態,一切均措手不及。

早在今年元月二十三日,大陸民政部即已上報雪災災情,但中央遲至二月一日才正式成立應變指揮中心,反應遲緩。若能提前成立指揮中心,立即動員軍方投入救災行列,應可收到減輕災難的效果。早期預警系統既未建立,媒體亦未發揮警告功能,這些都是雪災加重的原因。

大陸雪災是一面鏡子,台灣應該從這面鏡子中學到教訓,社會大眾亦應對突來的天災作好心理及應對準備,才不致臨渴掘井。因此我們呼籲:

一、氣象設備及人才必須加強,尤其大陸方面的氣象資訊,必須設法取得或交換情資。由於台灣現在的氣象資訊,大部份係來自美國的氣象衛星,最鄰近的大陸資訊反告闕如,這是欠缺完整的,以致風災、雨災、寒災情報常有失誤之處。

二、每一縣市均應責成縣市政府成立救災動員的機構,不必事事請示中央,包括學校的放假,部隊的借調等,務期能靈活而有彈性,隨時發揮救災功能。尤其是地震災難,往往是地區性的災難,地方政府如不能及時行動,災情定然擴大,時間絕不允許等待中央的指揮系統發動才開始救災。

三、救災要由下級開始,中央領導人不必親臨現場作秀。緊急狀態時,領導人應坐鎮指揮,親到現場反而亂了指揮體系。

四、平日即應作好常規演習,包括資訊傳遞、飲食提供、電力修復、人員疏散、交通順暢、善後補助等。

天災隨時可能發生,只有隨時警惕準備,災難來臨時才可使社會秩序不致破壞,人民生命財產得以保全。(五之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