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國際合、保障漁民 建構海洋政策

 |2008.02.21
432觀看次
字級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提出海洋政策,要成立海洋部統籌漁業、海運、海洋休閒產業的發展;立即有一名民進黨籍立委嘲諷,指行政院早就要設海洋部,提案送進立法院卻受阻於國民黨團。

朝野政黨都視設海洋部為海洋政策的起步,其實,海洋政策須植基於台灣總體戰略才有效果,海洋部只是表面文章。

台灣除南投縣、台北市被陸地包圍,其餘縣市都面臨海洋,有海洋國家的良好條件,但是幾十年來未見海洋式的開放、自由格局,這是因兩岸對立,形格勢禁使然,未來不論那一個政黨贏得總統大選,海洋政策必定受制國家總體戰略,兩岸如果和解,海洋走得出去,兩岸如果對抗,現況很難改善。

在漁業方面,不論遠洋近海都講求國際合作,靠國與國間簽訂協約,保障漁民作業安全。漁業署想和日本、南韓談黃海捕魚合作事宜,沒有具體進展,而這兩個國家已與中國大陸簽了協議;台灣漁船在菲律賓、印尼海域出事,缺乏政府對政府的有效交涉管道,得靠船東花錢解決問題。

簡單的說,台灣想改善國際關係,須先調整兩岸關係,兩岸如果不談合作,持續對抗,舉例來說,台灣和日本雖非邦交國,但關係密切,可是日本保安廳巡防艦照樣驅離台灣漁船,處罰台灣漁民一點不手軟,中國大陸如果與台灣合作,向日本交涉重疊海域的捕魚問題,台、日官員至少可平等談判,而非曲道接頭。

海洋國家必定要自由貿易、公平競爭,兩岸不能直航,貨輪彎靠第三地,浪費能源、增加成本,整得高雄港運量排名跌到世界第六,已輸給大陸口岸,這種情況也涉及兩岸思維,如果能採和解戰略,海洋事務就豁然開朗,否則,輪船還是走之字航線,海洋部能奈何?

國民黨參選人所提出的兩岸政策、國家總體戰略思維,比較務實開明,可重啟台灣經濟生機,民進黨也要海洋部,但海洋部、海洋政策、兩岸政策、國家戰略是環環相扣的,在對抗戰略下,如何能開創新局?

林松青(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