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腳淡水藝術教育中心 北縣成立專案小組 解決使用、軟硬體整建問題 6個月讓雲門進駐
【本報台北訊】春節大年初五的一場大火,燒毀雲門舞集使用十多年的排練場。幾番尋覓後,雲門昨天宣布與台北縣政府合作,落腳淡水藝術教育中心,做為雲門永續創作的新家,未來更規畫定期開放,讓更多台灣民眾到淡水觀賞雲門的排練和演出,讓雲門與台灣、與基層人民更緊密相繫。
台北縣政府也允諾全力協助雲門,在合理、合法的條件下,突破各項法令限制,讓雲門盡快在淡水建立永續新家,生根茁壯;更建立官方協助藝文界的一個典範模式。這次台北縣政府希望和雲門建立起一個空前的模式,縣政府成立專案小組,將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法」全力解決各種使用上的問題和軟硬體整建,最慢六個月內可以解決,讓雲門能進駐新家。
雲門表示,火災後,各界關心雲門何去何從,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熱心提供空間,歡迎雲門進駐。十天來林懷民和雲門人員馬不停蹄地勘察場地,最後決定三月前,先在台北藝術大學與台泥大樓士敏廳排練,六月歐美巡演歸來,要先進駐文建會提供的景美人權文化公園。
但雲門仍需一個永遠的家,可編舞、可創作,雲門更希望這個家可適度開放讓各界認識雲門。
最後,雲門相中台北縣政府提供的淡水藝術教育中心。雲門創辦人林懷民和台北縣長周錫瑋昨天共同宣布雲門未來將落腳此處,希望成為雲門永續的家。台北縣文化局表示,淡水藝術教育中心鄰近滬尾炮台與淡水高爾夫球場,是軍方於民國四十九年興建的建築,前身是中央廣播電台,是「反攻大陸」時代對大陸廣播的重鎮,直到電台南遷後被台北縣政府規劃為表演團體進駐的中心。
周錫瑋和林懷民也都強調,政府為了工商業、高科技產業發展,常突破各種法令限制、打造適合的發展條件,卻鮮少對藝術文化產業提供相同協助,只有威權時代留下的經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