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鹿兒島神宮供奉的一把日本刀「無銘則重」,在二戰前被指定為國寶,戰後由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接收後下落不明,近日在澳洲尋獲。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則重」是日本鎌倉時代(西元一一八五年到一三三三年)的刀匠,約在距今二百多年前,當時的薩摩藩主島津齊興將一把則重所打造的「無銘則重」,奉納給鹿兒島縣霧島市的鹿兒島神宮,日本政府二戰前將這把「無銘則重」指定為國寶,但戰後被GHQ接收後失蹤。
澳洲的收藏家布魯克斯注意到,他四年前在網拍上,花五千三百多美元(約新台幣十四萬九千七百元)購入的一把刀特徵與「無銘則重」相同,於是開始進行調查。
他發現,這把刀的刃長、刀鐔上雕刻的銘文都與「無銘則重」相同;曾套在刀鞘上、像標籤的紙張上寫著「XX島神宮」,雖然前兩字已無法判讀,但布魯克斯與鹿兒島神宮連絡後,確認紙張上記載的「三二」與「八一」等編號數字,與神宮留下的紀錄相同。
住在墨爾本的布魯克斯是一名律師,至今已收藏約五十把日本刀,他說,賣家是住在美國紐約的男性,從這把刀原本持有者的年齡來推測,有可能是美軍軍眷從日本帶回美國。
布魯克斯說,他今年六十六歲,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繼續擁有「無銘則重」,但在遺書中寫著,在死後要確實將刀物歸原主;他也希望有一天能夠造訪鹿兒島神宮。
鹿兒島神宮表示,一直以為無銘則重再也回不來,對此感到很驚訝,如果能繼承此刀將會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