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堪稱台北歷史最悠久的簡體字書店「明目書社」三月三日正式熄燈,上周四舉行最後一次「開書大典」,三十年老讀者紛紛回籠重聚,除了重溫「搶書」,也想把書櫃搬回家;一名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說,「謝謝明目的書讓我功力大增,教書三十多年還可以繼續教下去」。
在陸版書還不能進口的年代,明目書社創辦人賴顯邦和太太黃月棋就在台大校門口擺簡體字書攤,為了紀念這一段「明目張膽」的歲月,賴顯邦在登記合法書店時,就把書店取為「明目」。
明目的第一代客人都是在街頭認識的,大多是大學教授、研究生,時間一到站在街頭等候,當賴顯邦車一停下,他們蜂擁而上翻書、搶書;長達三十年的「開書大典」堪稱台灣出版界奇景,許多學者、作家、出版人如舒國治、楊澤幾乎不缺席,當年在書攤搶書的研究生當了教授,仍固定到明目參加「開書大典」。
數年前賴顯邦罹癌辭世,開書大典幾乎停辦;賴太太黃月棋決定把台北的明目書社收掉,但台中的明目書社持續營運,她表示,未來會轉向販售台灣獨立出版社的書、持續出版書刊與辦讀書會,並堅持賴顯邦的創辦理念:「為避免資源浪費,我們僅出版其餘出版社不願意出版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