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興建蘭嶼船屋、推動母語 經費145萬 以蘭嶼朗島部落、東清部落為執行重點區
【本報台東訊】台東縣文化處為保存發展蘭嶼鄉聚落與自然景觀,進行活化計畫,盼將蘭嶼打造成為一座生活博物館,協助蘭嶼邁入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步。
台東縣文化處去年向文建會申請計畫經費,搶救、保存及推廣蘭嶼獨有的地下屋聚落景觀及自然生態,文建會審查委員會今年同意補助一百三十萬元、縣府自籌十五萬元執行,並指出「蘭嶼是文建會推動的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顯見蘭嶼文化保存重要性。
文化處民國九十一年即向中央報告蘭嶼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九十五年文化處協助蘭嶼人修護傳統地下屋,近年持續蘭嶼船屋補助興建、母語推動等,都在維護蘭嶼傳統的流失。
文化處文資科計畫策畫人賴好美說,不過最明顯的是,現在化的鋼筋水泥建築,已漸漸取代蘭嶼祖先傳承下來的地下屋建築,傳統文化保存已出現危機,因此提出全面性的保存、推廣等活化性計畫。
賴好美說,目前計畫針對地下屋這項獨特的建築及傳統聚落文化、自然景觀、泛靈信仰等無形資產,進行調查保存推廣,以地下屋保存較完整的蘭嶼朗島部落與東清部落為執行重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