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歷代列祖列宗在上,隨著時代變遷與宗教信仰自由,希望遷移牌位。」
圖/123RF
「王氏歷代列祖列宗在上,隨著時代變遷與宗教信仰自由,希望遷移牌位。」
圖/123RF
文/王清厚
「王氏歷代列祖列宗在上,隨著時代變遷與宗教信仰自由,希望遷移牌位。」
我雙手舉起筊杯擲地,出現雙平笑杯。是我沒跟祖先說清楚,再問一次吧!
「我擔心以後的孫輩,或許因居住環境、職場、信仰等,恐不便祭拜,因此恭請祖宗牌位移回故鄉。」
啪!又是笑杯。
緊張之餘,繼續絞盡腦汁,要說服列祖列宗搬家可不容易。
「阿孫清厚夫婦已逾古稀之年,想將你們牌位遷回本基地,供奉在故鄉保安宮。落葉歸根,也毗鄰您們的骨塔,又面對綠油油的田野,一片鳥語花香。」我再次祈求:「宮裡早晚燒香,初一、十五誦經拜拜,公媽節也會拜,一年普度二次。」
雙手舉起再擲筊,啪!終於一陰一陽,聖杯!阿彌陀佛。
四十多年前,我們兄弟各自成家,阿母亦日漸衰老。因此兄弟各自安奉祖先牌位祭拜,逢年過節,阿母不用再忙拜祖先。我跟阿母說:「祭祀祖先、慎終追遠,是我們做兒子的責任。」阿母則各送了一兩重的金元寶給我們兄弟,成了永遠的傳家之寶。
祖先牌位跟著我們搬了幾次家,由小屋換大屋,由鄉間至都市,由透天厝至住大樓。每次祖先牌位遷移秉報列祖列宗,總是第一擲就聖杯,倒是此次要恭請牌位回故鄉放置宮廟,擲了三次才同意。
或許是因為祖先們捨不得離開,但我們夫婦也是情非得已。為了不給後代孫輩添麻煩,也怕時空環境變遷,沒人再祭祖。在不捨、不安中,相信祖宗有大智慧,終能放下執著、與時俱進,始勉予同意這次的永離。
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第一次捧著「謝籃」,將祖先牌位及香爐放在籃內,點燃三支香,乘坐台西客運,沿著台三線,一路顛顛簸簸、走走停停。車內乘客幾隻眼睛偷瞄過來,好奇地望著我手裡捧的牌位及香爐;同是年輕人,對這古老的傳統我自己也頗感新鮮。
「阿祖、阿公要過橋了!不要怕,快到新家了。」每遇特殊地形,必要報告祖先,讓他們安心。「到咱厝啦!阿祖、阿公下車了。」捧著謝籃踩下階梯,小心翼翼步出車外,香爐裡的煙已息,只剩餘灰。
從透天厝搬至大樓,雖只是在同一市區遷移,也要行禮如儀。依樣秉報祖先緣由後,雙手高舉筊杯,啪一聲,一凸一平,聖杯!祖先同意搬來住,瞬間如釋重負。
接著將祖先安置大樓客廳,再次祭拜告知祖先:你們已住進阿孫的大樓。卻連著三次請示都是陰杯,請來的勘輿老師面色凝重,了解必有原故,要我把玄關門打開,再擲杯。「啪!」一聲落地,聖杯了。
「我從未住過大樓,祖先們也不曾住過,心裡一時納悶,怕走錯地方。孫輩不開門,祖先們不敢進來吧!」堪輿師說畢,大家都笑了,得到答案才終於安心了。
我從故鄉請牌位出來,現已逾古稀之年,多方考慮,恭請祖先牌位返鄉歸根,安奉在故鄉的廟宇。從此孫輩不能隨侍在側,也難怪列祖列宗難捨難分,畢竟相處了近四十年,不怪聖杯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