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忠收藏上千本一九四○、五○年代漫畫保存完好,重溫小時候看漫畫的樂趣。圖/江良誠
【本報南投訊】「斷捨離」是許多人理想的生活模式,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梁志忠卻拒絕斷捨離,小時候看的漫畫他都捨不得丟掉妥善保存,經過半個世紀,原本一元、三元的漫畫,竟成了絕版珍品,價格翻漲上千倍,更保留一九四○、五○年代本土漫畫家的創作,為台灣漫畫發展留下珍貴見證。
梁志忠說,小時候父親經營漫畫出租店,那時租一本漫畫只要一角,但早期台灣社會經濟狀況不佳,看漫畫是很奢侈的事,他卻因為在漫畫店長大,童年幾乎被漫畫包圍,看著《諸葛四郎》等武俠、歷史、神怪漫畫長大。
一九七○年代漫畫店結束經營時,梁志忠沒將這些漫畫賣給舊書商,反而妥善保存在家中。如今上千本超過半世紀的老漫畫,原本一本三元、五元,現在市場價格數千元翻漲一千倍,更被漫畫收藏家視為寶物,尤其是許多台灣本地漫畫家創作,市面上早已消失或僅有殘本,梁志忠卻有完整系列作品,更加彌足珍貴。
梁志忠說,他收藏這麼多漫畫,只是愛惜台灣的歷史、文化,漫畫除了作為消遣娛樂,也曾被政府作為政策宣導品,他便收藏過「耕者有其田」的漫畫,而收藏最早的漫畫是一九五四年,一本定價只要一元,因當時反共政策,漫畫也成了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