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鵜戶神宮位於海蝕洞內,日本人認為集好運之地,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來祈福。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宮崎縣的鵜戶神宮位於海蝕洞內,神話故事傳說此處是山幸彥為妻子豐玉姬建造的產房,如今除了是祈求結良緣、生產順利的神社,也被認為集好運之地。遊客除了會到本殿祈福,也可往海邊海龜狀大石投運石許願。
宮崎縣位在九州南部,舊名為日向國,是日本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古老神話傳說的發源地;日本古書《記紀》記載有關山幸彥與海幸彥的神話。
此神話故事主要以宮崎縣宮崎市為舞台,也是日本民間故事《浦島太郎》的藍本。
傳說中哥哥山幸彥為了尋找魚鉤,搭著小船途中來到海神宮,受到海神的協助找到魚鉤,也因此與海神的女兒豐玉姬相戀、結婚,他們的嬰兒在日本古書《日本書記》中,稱為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在《古事記》則稱為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合命(簡稱鵜葺草葺不合命),是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的父親。
第十代日皇崇神天皇開始,每個月的第一個卯日做為御神緣日,會舉行祈福祭祀活動,現在鵜戶神宮也會舉行「緣日祭」。
來到鵜戶神宮,很多地方可看到兔子石雕、繪馬(許願牌)、護身符等,為何是「兔子」呢?
據悉就是鵜戶神宮的主神鵜葺草葺不合命的日文發音第一個字u,與兔(usagi)或卯(u)的第一個字發音相同,於是兔子被視為鵜戶神宮神明的使者,本殿旁有一座「撫摸兔」的銅雕,可祈求疾病早日康復、開運和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