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俄烏開打, 全球關注對經濟面影響。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認為,俄烏開戰,最大影響是能源及原物料問題,恐使通膨更嚴重;如果因此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原本降息因應最有效,但美國又得靠升息降通膨,美國升息會陷兩難。另一個學者也說,俄烏之戰對物價面大於實體經濟面,台灣目前衝擊面雖不大,但要注意民眾對物價預期心理,「這部分央行要趕快做點事」。
梁國源認為,戰事對台灣實體經濟面影響還不大,但是物價是大問題,油價近期已經非常高,持續走高之後,就會進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恐助長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認為,較令人擔心的是通膨預期,因為油價間接助長交通運輸費用上升,廠商成本會增加,小麥玉米因為農委會表示有庫存,短期仍可因應,但要觀察民眾預期物價上漲心理。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初步盤點,俄羅斯、烏克蘭與台灣雙邊貿易,分別百分之零點七六及零點三七,都低於百分之一。貿易額本身不大,雖有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對有分散進口來源,他強調,供應鏈都在掌控中。
另外在物價部分,陳正祺表示,政府已經採取黃小玉免除營業稅、關稅到四月三十日,從俄羅斯、烏克蘭沒有進口太多黃小玉,進口玉米佔進口量為百分之一點六四,影響不大。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指出,有關烏克蘭領事相關業務,如護照、簽證及文件證明等,將考量國人安全、查證可能及交通許可等因素,指定駐波蘭代表處自二月二十五日起暫時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