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德聖
曾經有道美味料理,令我難以忘懷。
秋冬是品嘗芋頭的好時節。經過一年的滋長,芋葉開始枯黃,養分回存於碩大的塊莖內,濃郁的香氣、鬆綿的口感,成為一道道令人期待的佳餚。而球形母芋周圍有許多小芋頭環繞,台語稱為「芋仔兒」,是下一季的寄託和希望,也象徵子孫綿衍、生生不息。
小芋頭的料理無須繁雜技巧,只要簡單川燙,就可以捕捉食材的美好靈光。雖然香氣淡薄,也不如母芋鬆軟,但口感十分綿密,佐以些許醬料即令人一口接一口,愛不釋手。
家族有一道醬料,專門為小芋頭而調製,就是九層塔切碎後淋上醬油,方法很簡單,卻可以襯托出小芋頭的美味。九層塔的辛嗆搭配小芋頭的香甜,成了匠心獨具的飲食回憶。
今日市面上鮮少看到小芋頭,或許是形體嬌小,處理起來費功耗時,因此不受青睞;相反地,在昔日貧困的年代,農家惜物,小芋頭是天賜的禮物,也是對天地的敬重,對食物的珍惜。
那天,田裡的芋頭收成,順手將周圍的小芋頭一起挖掘收集起來。烹煮後,再準備一碟九層塔醬油,給家人當點心品嘗。
小心翼翼撥開黑褐色的外皮,粉白的芋肉點綴淡紫色的斑點,有一種低調的優雅;外表是那麼不起眼,內在的色澤卻是那麼迷人,鬆軟可口的味道更是令人垂涎不已。不一會兒功夫,盤底朝天,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嘴裡不停稱讚,臉上洋溢著滿足。
這道小芋頭彷彿成了傳家寶,美好滋味隨著歲月增長,封存在內心深處,也成為家族不滅的味蕾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