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以後,為了避嫌,漸漸疏遠異性朋友,或是無法再像過去,和好哥兒們一起唱歌、喝酒、騎單車環島。慢慢地,社交範圍縮小了,加上孩子逐一出生,公司、家裡、超市三點來回;尤其是做妻子的,除了跟閨蜜或老同學往來,異性朋友更是屈指可數。圖/123RF
文/溫小平
結婚以後,為了避嫌,漸漸疏遠異性朋友,或是無法再像過去,和好哥兒們一起唱歌、喝酒、騎單車環島。慢慢地,社交範圍縮小了,加上孩子逐一出生,公司、家裡、超市三點來回;尤其是做妻子的,除了跟閨蜜或老同學往來,異性朋友更是屈指可數。
當然,已婚人士若跟單一異性過從甚密,單獨約會、吃飯,的確不妥當;即使不在意閒言閒語,也可能意外擦出火花。但是過於單一的社交圈,也會讓我們變得狹隘,接觸面縮水後,如果生活上出了問題,都不曉得要找誰協助。
要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思考模式、生活方式,多少會有差異,人生閱歷也不同。所以,無論是年輕夫妻或老夫老妻,若能跟其他夫婦多來往,就可以同時擁有同性和異性朋友。無論是同學、教友、社團朋友、學生家長、才藝班同學、社區鄰居……都很適合多往來。
與其他夫妻密切互動,對婚姻生活有何幫助呢?
˙彼此交換情報
育兒祕訣(包括保母、安親班、才藝班等資訊,以及幼兒園與小學的選擇)、婆媳相處與投資理財之道(但要小心不當投資)、照顧老人的方法(例如失智長輩的養護與安置)、養生之道(市售健康食品繁雜,可多參考他人經驗)等等,都可以在小聚、電話聊天或是LINE群組中交換情報。
˙孩子更多朋友
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無形中也少了手足可互相幫助。若幾個家庭的孩子從小透過父母認識、交往,相處日久也會培養出堅固的友誼,成為好友,一起同樂。從學生時代到進入社會工作,形成綿密的社交網路,如同多了好幾位情同手足的好友,有些說不定還可結成兒女親家呢!
˙提升婚姻品質
夫妻相處是一門艱深的學問,當你羨慕人家夫妻恩愛甜蜜,深入交往分享後,才知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終於了解男人女人的不同,也學會婚姻遇到難題時要如何解決。平時,幾個家庭一起登山、環島旅行、騎單車、打羽毛球、露營,遇到特殊節假日,也可以到其中一家聚餐聯誼,甚至可採用一家一菜的方式,都是增進情誼、活絡休閒生活的社交方式。
˙有難相互幫助
婚姻生活難免出現困境,為了節省開銷可以彼此互通有無,孩子的圖書、玩具、二手衣物、腳踏車等,都可以用交換、贈送,甚至便宜轉售的方式互通有無;若有家庭成員生病住院或夫妻二度蜜月,還可以把孩子託給其他家庭短期照顧。如果交情夠深,甚至不用你開口就會主動提供協助。
˙共度晚年時光
如果剛結婚就能結識這樣的夫妻檔,從年輕時一起同甘共苦、患難與共,自然能成為一生的好朋友。即使你們已是退休的老夫老妻,也可以在兒女各自成家後,結交其他的銀髮伉儷,共度美好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