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榮仁茹素淨心 恭敬彩繪神佛

羅智華 |2022.02.24
1871觀看次
字級
蘇榮仁投身創作多年來,始終以一顆初心禮敬佛菩薩,他曾為台南學甲龍佛宮彩繪門神(圖)。圖/蘇榮仁提供
蘇榮仁(圖)投身創作多年來,始終以一顆初心禮敬佛菩薩,他曾為台南學甲龍佛宮彩繪門神。圖/蘇榮仁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對常前往寺廟禮佛參拜的信眾來說,令人肅然起敬的,除了端坐於大殿上的莊嚴神像,還有裝飾於四周壁面、梁柱的一幅幅宗教彩繪,細膩畫風令觀者印象深刻,更讓廟宇建築宛如一座繽紛美術館般多采多姿。這些作品都是彩繪藝師冒著生命危險、踩著高高鷹架,一筆一畫悉心描繪而成的心血結晶。

從事寺廟彩繪已近四十個年頭的知名藝師蘇榮仁,從十五歲即開始學習寺廟壁畫彩繪,多年來,始終以一顆初心禮敬佛菩薩、發願傾畢生之力保存傳統信仰文化,至今仍創作不輟。

蘇榮仁從小在父親支持下開始學習繪畫,身處物資貧乏、台灣經濟還未起飛的年代,他為了克服美術資源不足的窘境,發揮創意自製「美術參考書」,從國小五、六年級起,在學期末結束時,將一張張課本上的彩繪圖案照片剪下來、運用巧思製作屬於自己的美術畫冊,只要有空,就翻開書中圖案,學習勾勒與彩繪技法,一點一滴為自己奠下美術創作根基。

拜師再上夜校

勤奮奠定根基

國中畢業後,因為對彩繪藝術的興趣濃厚,加上孩提時代常到廟宇禮佛、觀賞彩繪之美,蘇榮仁決定拜師學藝,跟隨藝師丁清石學習寺廟彩繪技法;除了當學徒,再讀夜校學美工。

當時才十多歲的蘇榮仁已經知道,要在彩繪藝術領域走出一片天,光靠天分不夠,得付出加倍努力才行。為此,當其他學徒已經完成工作在休息時,他仍把握時間、加緊揣摩藝師的技法,靠著不斷練習來累積基本功。

這種「把吃苦當吃補」的精神,讓他學得比別人多、快,習得出色好手藝後,更將創新融入傳統彩繪中,讓作品不落俗套,彩繪技法日益受到藝壇肯定;不僅離島澎湖,蘇榮仁作品遍及東山碧軒寺、南化寶光聖堂、茄萣白雲寺等全台各地寺廟。

持續精進的蘇榮仁,利用工作之餘拜師學畫,跟隨名師蔡茂松學習水墨畫山水、向鄭宏章學素描,日積月累下來不僅畫藝出眾,更多次受邀舉辦畫展。

深入宗教理念

彰顯莊嚴慈悲

蘇榮仁為彰顯不同宗教的廟宇彩繪內涵,在創作每幅彩繪作品前,都會花時間仔細了解每個宗教信仰的理念與精神。他舉例,佛教寺院彩繪比較清淨、以蓮花等圖案為主;道教廟宇較為華美熱鬧,常可見到祥龍瑞鳳等五彩繽紛圖騰。他以茄萣白雲寺為例,以白色為主色,彰顯寺院的清淨安詳氛圍。

將廟宇彩繪視為替眾神明服務的蘇榮仁,為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心,從十八歲開始茹素至今。他談到,茹素會讓自己的心境更為清明,如同古人說的定、靜、安、慮、得;當創作者的心安定下來,自然就能透過作品表現出佛像彩繪的莊嚴與慈悲,讓自己彩繪出更多創作。

蘇榮仁鼓勵有心投入宗教彩繪的年輕世代,要抱持從零開始學習的初心,努力深耕,才能讓專業技藝持續提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