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萊登天文台研究團隊發現一個直徑1630萬光年的星系,比銀河系大150倍。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荷蘭萊登天文台(Leiden Observatory)研究團隊近期發現了一個直徑1630萬光年的巨大星系,將其命名為Alcyoneus;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日前指出,這個星系是目前已知最龐大的星系,較地球所處的銀河系大150倍。
堪稱宇宙第一 以神話巨人冠名
荷蘭萊登天文台研究人員利用低頻陣列(Low-Frequency Array,LOFAR)電波望遠鏡,首次發現了這個新的重量級星系;LOFAR分布在歐洲52個地點、由2萬個無線電天線組成,研究人員在整理數據時,檢測到巨大的反射射電波瓣,並發現了這個「巨獸」星系,因此以希臘神話中的巨人Alcyoneus來命名;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
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個巨獸級星系位在距離地球約30億光年的地方,屬於電波星系,一般電波星系的電波瓣僅約百萬光年,Alcyoneus的電波瓣範圍則達1630萬光年,遠遠超過之前已知最大星系──390萬光年IC 1101的4倍,相較地球所在的銀河系直徑僅10多萬光年,Alcyoneus足足大了150倍。
Alcyoneus星系在天文學分類為「電波星系」,是在無線電波長上非常明亮的星系,核心包含超大質量黑洞,當物質落入黑洞時,部分物質會匯集到黑洞兩極,並以兩股電離電漿噴流形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釋放能量,可能是活躍星系核或類星體、耀變體,噴流傳播很遠一段距離後,尾端會擴散成巨大的電波瓣。
Alcyoneus星系是一個正常的橢圓星系,總質量只有太陽質量2400億倍,甚至不到銀河系的一半,中心黑洞質量則約太陽質量4億倍(比最大黑洞的質量小100倍),與多數電波星系相比,Alcyoneus中心比例整體來說偏小,它如何產生如此巨大的噴流,目前仍是個謎。
台北市天文館 26日介紹新發現
研究人員提出2種可能性:一是該星系周圍環境的密度比較低,導致它的噴流能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擴張;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Alcyoneus星系存在於宇宙網(連接宇宙大量星系的巨大氣體與暗物質結構)細絲上,所以它的噴流能沿著結構與路上看不見的暗物質延伸。
研究人員也指出,找出Alcyoneus星系膨脹得如此大的原因,將有助於了解其他星系是如何成長的。
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若民眾對相關新知有興趣,天文館定26日舉辦「宇宙紀事2月講座」,將詳細介紹這些神奇新發現,詳情可至天文館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