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年菜處理得當,吃起來同樣健康又美味,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長張麗娟,傳授撇步。
張麗娟指出,逢年過節的日子,家裡不可免俗必有大量魚肉蔬果等祭品,一般家庭吃不完時又怕浪費,婆婆媽媽們習慣反覆料理這些「必剩菜」,但營養一點一滴流失,且重複加熱,有愈吃愈鹹、過油危機。
如何照顧腸胃兼吃得健康,張麗娟特別傳授將過年餘剩菜,變成美味年菜的撇步:
一、將水煮雞切塊調味或以白切、燉煮方式料理,如白斬雞、三杯雞、四物雞湯、苦瓜雞湯、竹笙雞湯等,或撕成絲做涼拌菜,加入小黃瓜、紅蘿蔔絲或白木耳,不但美味,可以獲得纖維質及其他營養素。
二、豬肉去油去皮再料理,可作蒜泥肉片、回鍋肉片、加入蘿蔔香滷肉、切絲炒菜、煮粥、涼拌菜,至於應景臘肉蒸熟後切片食用,或加入蔬菜拌炒。
四、魚類可做成紅燒魚、糖醋魚或沙鍋魚頭,若要避免過多油脂,可將魚取肉切成片狀煮湯;年糕本身熱量已經很高,最好避免油炸,可加入紅棗及白木耳,煮養生甜湯或烤熟後,沾調味粉食用。
張麗娟呼籲,處理剩菜,最好能充分加熱但不要重複加熱,尿酸過高者,應避免少喝高湯或燉肉湯,以免引發嚴重痛風發作;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不要太鹹或過於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