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五十九年的暑假,張澄子老師在古亭女中,送走赴美深造的教學組長-黃茂樹老師。當時的情景,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
九十七年一月末,佛光山舉辦二○○八年翰林學人聯誼會,開幕式由慈容法師主持,介紹了兩位貴賓,一位是來自美國西來大學的校長,一位是台灣南華大學的校長。張澄子赫然發現,西來大學校長,正是她闊別了三十八年的老同事-黃茂樹。
在休息時間,她趨前致意,黃校長的驚喜之情,也是溢於言表。在佛光山上巧遇故舊,確實是誰也沒想到的事,於是被傳為佳話。
長話短說,黃老師出國後,修畢教育碩士學位,工作四年後,再修特殊教育博士學位。從教授、系主任、院長,到應聘西來大學校長前,是北科羅拉多大學首席副校長。立業成家,育有二女,均已獲得博士學位,太太也是博士。
張老師說:「你們全家在學術上的成就,可以意料,當然得來也是歷盡艱辛,不過、你在佛學上的造詣是如何學來的?」
黃校長說:「沒有啦!」他進一步解釋說:「西來大學是綜合大學,佛學僅是宗教學院的一部分,而且宗教學院院長就是基督教徒。」
這次翰林學人聯誼會的主辦單位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來自十六個國家的兩千位博碩士,包括一百所學校校長,兩百位教授,探討佛教與人生。會中也頒發四十二所國小,一千零五十五名學生獎助學金,鼓勵向學的青少年。
很多從事教育文化工作的朋友,都喜歡佛光山特有的溫馨氣氛,每有活動,無不奔走相告、呼朋引伴、回山參與。張澄子與妻為二十多年的工作夥伴,現已退休,是基督徒。經參加這次盛會後,她體悟到原來佛陀與基督有互通之處。
在佛教問題探討課程裡,網羅與會大眾的問題,由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提問,其中提到「阿彌陀佛」的含意。
大師開示說:「是佛號,意為無量光、無量壽。是超越空間,超越時間,一切語言的總匯。當升官發財時,表示歡喜;送禮時,表示感謝;消災免難或罵人時,阿彌陀佛四字都有力量。」
張澄子立刻感覺到,在基督徒來說,不管是感謝或遇到不幸的事,也是呼求-主耶穌。
在介紹佛光山的人與事的課程中,星雲大師更以「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念舊惡,不變隨緣,」勉勵大眾,做為自己的座右銘。以落實「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
更使張澄子聯想到,聖經上說:「榮耀歸於天上的父,平安歸於地上喜樂的人。」
任何宗教都祈求社會繁榮、世界大同;都希望消弭衝突、解除對立,奈何落在凡夫俗子手中,卻有人以誹謗異己,張顯自我為能事,豈不是一大諷刺。(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