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假期間,總有人因為不小心,發生一些小意外,演變成「整個過年都在生病」的狀況。
年節期間,國人免不了放鞭炮,或是南來北往拜年,因此,醫院最常遇到的,就是大人小孩因為放鞭炮受傷,或是車禍受傷送醫。
有些人不小心,被鞭炮炸起的碎片傷到臉或眼睛,小則火藥深入皮膚,導致滿臉黑點或皮膚遺留燒燙傷的痕跡;大則炸傷眼睛,造成白內障或失明。
謹記一旦眼睛被鞭炮打中,應該用消毒紗布或消毒紙巾清理飛進眼睛裡的異物,千萬不要在眼睛上塗抹紅花油等刺激性的藥物,以免造成二度傷害。
此外,過年期間因煎、煮、炒、炸的機會大增,使主婦燒燙傷的機會也大為增加。切忌在患處塗抹牙膏或麻油等,這都是不正確的錯誤偏方,涼性的藥膏雖可暫時減輕表皮的熱痛,卻可能會造成傷口的感染,「沖、脫、泡、蓋、送」才是正確方法。
過年期間喝點小酒,酒後開車往往會增加意外的風險,而交通意外事故也是最常見且最嚴重的意外傷害。
此外,睡眠不足或精神不集中時,也不宜開車,有幼兒乘坐,必須坐在安全座椅上,較大的孩子應坐後座,並繫上安全帶。兒童常常不耐長途開車,容易在車上吵鬧,影響駕駛情緒,這些問題在規畫旅程時都應考慮在內。
圍爐吃火鍋,要注意通風,以免缺氧,造成瓦斯或木炭中毒。老人家天冷泡澡,建議熱水器調到夠熱的溫度就好,以免溫度過高而頭暈滑倒,若能在浴缸旁加設把手,也可減少滑倒的機會。
此外,每年過年,小兒科醫生最常處理的,是燙傷、骨折、車禍、爆竹燒傷、割傷等。因此當大人忙著辦年貨、大掃除、準備菜餚時,千萬不要忽略小孩安全,更要注意避免幼兒攀爬或打翻放在桌緣的熱湯或熱水瓶,造成意外和燙傷。此外,亦要注意避免孩童玩遊戲時遭到割裂傷;劇烈追逐造成擦傷、摔傷或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