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ident Non Grata
╱不受歡迎的總統
美國總統初選已如火如荼展開,共和黨方面似乎每一站有一位新的領先者(front-runner),這恐怕主要源於美國總統布希民意支持度太差,連他自己所屬共和黨參選的候選人都急欲和他畫清界線。南美以美大學政治學教授吉爾森(Cal Jillson)就嘲諷說:「如果布希總統自告奮勇要為某候選人造勢抬轎或加持(toss his endorsement),大家恐怕都要抱頭鼠竄,沒人消受得起。」馬侃贏得新罕布夏州初選,主要也是拜反布希票(anti-Bush vote)之賜,其不受歡迎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在選戰正式登場前,共和黨參選諸將還不願和布希保持距離(reluctant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Bush),主要擔心共和黨陣營還有很多人對總統死忠。但因布希在各項民調中支持度都很低,而且民心求變(the public's intense desire for change),布希儼然已成票房毒藥,他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局外人(on the sidelines),「華盛頓郵報」因此以persona non grata(不受歡迎人物)創造新字President non grata (不受歡迎的總統)來形容布希。揆諸阿扁今日的情況,他應該可以算是另一位「不受歡迎的總統」,人人避之唯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