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只企業強調環保節能,也成為大學重要課題。教育部決定,將首度把節能、環保列入今年私立大學校務評鑑,節能做不好的大學,獎補助款可能縮減。
教育部也將在兩年內全面體檢國內一百六十二所大專校院,及國立高中職節能情況。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祕書劉志成表示,未來每所大學和國立高中職,都會有學者專家量身訂作的節能體檢手冊;學校用多少電、多少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少,將有標準量化參考數據。
劉志成說,除省水、省電,教育部還會推動「溫室氣體盤查輔導計畫」,協助校園落實減碳生活。
他舉例,一所大學若有七千名學生、五百名教授,從學校的用電量、汽機車燃料油使用量,就可換算出學校一年排放多少溫室氣體。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補助師生改搭大眾運輸系統,減少師生開車或騎車上下學。
教育部也委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協會,進行「綠色大學」計畫,建立綠色大學評鑑指標。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高雄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葉欣城表示,這項計畫是要協助大學,從行政管理、教學研究、生活環境中落實省水省電、減碳節能。
葉欣城說,歐美國家一九八○年代就有「綠色大學」概念,例如加拿大多倫多滑鐵盧大學,就由學生製作許多可愛小貼紙,貼在校園電燈開關、電腦上,隨時提醒師生隨手關燈、關電腦。
葉欣城表示,大學夠不夠「綠色」,其實可以打出分數。他曾對國內六所大學進行「試評」,針對環境系統、管理系統、教育系統打分數。
他說,所謂的綠色大學,包括空氣品質好不好、垃圾量多少、實驗室廢棄物管理、菸害管理、省水管理、環境教育課程、師資等,皆可評分。
環保小組表示,今年私立大學校務評鑑,首次把環保節能納入評鑑項目,第一年占評鑑總分百分之一點四,未來會逐漸加大比重。由於大學評鑑不是年年辦,下次國立大學評鑑,也會把環保節能、環境衛生安全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