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指期等期貨商品二十二日跌停,新加坡摩台指則跌幅逾百分之八,台灣期貨市場受到現貨漲跌幅百分之七限制,喪失價格發現功能並且無法達到期貨避險的目的,台灣期交所為與新加坡交易所競爭,初步規畫將以電子盤後交易到晚上十二時。
據期貨交易統計,國人從事購買國外衍生性商品交易量大致呈現增加的情況,二六年成交五百三十六萬口,並以從事國外期貨商品交易為主,有五百三十萬口,可見國人多從事國外期貨商品的交易。
以國人從事國外期貨交易行為觀察,新加坡交易所的商品占過去六年國人從事購買國外期貨交易量的百分之四十八點九,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五點九為從事摩台指交易。就國人從事國外期貨交易行為來看,新加坡交易所是台灣期交所的主要競爭對手。
為提升台灣期市競爭力,台灣期交所董事長葉景成表示,期貨市場成立十年,這套制度設計如今來看略嫌保守,他已指示期交所就開戶、交易、結算和管理制度進行檢討,並且與新加坡交易所比照。
葉景成表示,初步規畫是以電子盤後交易到晚上十二時,並將台指期、電子期、金融期和黃金期貨等八種商品納入,盤後交易將讓外資可以透過台灣期交所提供的資訊來觀察台灣市場,擺脫過去外資參考新加坡摩台指來判斷台灣市場的不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