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賞析】

 |2008.01.27
427觀看次
字級

近年來,歐盟、中共、俄羅斯等國的拖網漁船紛紛到非洲西北部外海的漁場捕魚,導致此一漁場魚類數量大減,重創當地漁業經濟。當地漁民為生計所逼,只好設法偷渡到歐洲。「紐約時報」針對此一議題作了「空蕩蕩的海洋」系列報導,呼籲全球注意竭澤而漁的嚴重後果;加上日本捕鯨船在南極非法捕鯨所引發的紛爭和抗爭,如不預為防範,恐將引發全球漁業大戰:

Empty Seas:Europe Takes Africa's Fish, and Boatloads of Migrants Follow(空蕩蕩的海洋:歐洲搶非洲魚貨,船民一波波湧入)╱「紐約時報 」在系列一的報導中點出,非洲漁民捕不到魚,只好偷渡歐洲謀生。

Empty Seas: Europe's Appetite for Seafood Propels Illegal Trade(空蕩蕩的海洋:歐洲魚貨胃口大,非法交易猖獗) ╱「紐約時報」系列二的報導再強調,禍首是歐洲魚貨消費量太大。

Australian judge issues whaling ban(澳洲法官發布禁止捕鯨令)╱「洛杉磯時報」報導,澳洲法官下令,禁止一家日本捕鯨公司在南極外海捕魚。

Greenpeace 'heads off whale ship' (綠色和平攔截捕鯨船)╱BBC報導,綠色和平保育組織人士在南極附近漁場攔截日本捕鯨船,並將其逐出漁場

Japanese harpoon ship captures UK protesters(日本捕鯨船抓走英國抗議人士)╱「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反對捕鯨的「海洋守護協會」(Sea Shepherd)在南極海域鎖定五艘非法捕鯨的日本船後,兩名志工登上其中一艘提出正式照會,抗議他們非法捕鯨,竟被日本捕鯨船扣押,不准其離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