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幾乎沒症狀」 民眾難察覺只能靠健檢

 |2022.02.08
621觀看次
字級
專家表示,相較血壓、血糖,血脂異常難自我察覺,建議民眾定期做健康檢查,注意身體狀況。圖/123RF

【本報台北訊】根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4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盛行率,分別是38.3%、34.1%及16.4%,且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專家表示,相較血壓、血糖,血脂異常難自我察覺,建議民眾定期做健康檢查,注意身體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及不當飲酒等危險因子,容易造成國人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中風等血管性疾病的發生。

40歲以上民眾 近25%健檢發現有高血脂

根據國健署109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自述無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病史的民眾,經過成人健康檢查後,新發現24.7%血脂異常、21%血壓異常、9%血糖異常。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祕書長、北市聯醫家醫科主任孫文榮表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當中,血壓高會頭暈,血糖高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但血脂高沒特別症狀,民眾也難自我察覺,多半是從健康檢查、或就醫抽血才發現。

40歲以上成人發生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圖/123RF

政府提供免費健檢 身體有狀況醫師能衛教

孫文榮指出,成人健檢近年有增加趨勢,剛符合40歲資格的民眾,各縣市衛生局、健康服務中心也會主動通知。有些民眾長期沒健檢、也無症狀,健檢出來的數值不會太嚴重,例如血糖標準值在100mg/dl,如果驗出105mg/dl,沒有立即危險,不見得要用藥,但需定期追蹤。

孫文榮表示,舉凡經過假期或節日,像是剛過完農曆春節、或中秋節過後,有些民眾的血糖值會偏高,需要注意,除了固定3個月到醫院抽血檢查,也可以自行購買血糖機在家追蹤。若血糖增加需控制飲食,若達到糖尿病標準,則需要用藥,醫師會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民眾衛教。

肥胖是多病症危險因子 醫籲均衡飲食多運動 

血壓追蹤較簡單,孫文榮指出,血壓變動容易受環境影響,測量前可以靜待10分鐘,稍作休息後測量血壓較準確。像是天氣很冷,有民眾匆匆忙忙趕來診間,測出血壓高得嚇人,但稍作休息後測量就恢復正常。

「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孫文榮提醒,高血壓、輕微血糖異常,透過體重控制、生活習慣改變,即可控制疾病,不見得需要藥物治療,但如果進階到中重度肥胖,都會增加罹癌等疾病風險,且增重容易減重難,呼籲民眾做好體重控制,均衡飲食包括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節制飲酒、多運動。

透過健康檢查可及早發現慢性病的風險因子,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是參考國際醫學實證效益資料、及專業組織的建議,打造健康效益的檢查項目,包括健康行為調查、身體檢查、抽血檢查、驗尿、健康諮詢等,可有效針對國人常見六項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

圖/Pexels

國健署表示,檢查結果正常的民眾,請持續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檢查異常的民眾,請遵循醫師建議,針對飲食及生活型態做改善,控制疾病持續發生,並依醫師評估找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確定罹患慢性病民眾,無需過度擔憂,遵守醫囑接受治療,做好個人疾病管理,可避免併發其他慢性病,延緩疾病惡化。

國健署提醒,符合資格民眾,可到全國7千多家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健保醫事機構,善加利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可透過(https://reurl.cc/44mrkD)查詢,點選項目8預防保健(下拉式選單)選擇成人預防保健、點選項目3區域別(下拉式選單)選擇縣市/鄉鎮區、完成所在縣市的醫事健檢機構的名單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