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敻林
新疫情時代的來臨,待在家裡的時間比待在戶外的時間更是多了許多,如何親近大自然不虧待自己的心靈,不致讓源頭活水枯竭,就是打造一座居家的小花園。自從兒女羽翼漸豐,身旁少了噓寒問暖,我在陽台闢一方盆栽園地,像園丁一般,細心照顧這些沉默的小植物,而它們總以綠意盎然回饋。
黃金葛、劍蘭、蘆薈、沙漠玫瑰……陸續出現,這些安靜的植物,也是需要園丁的呵護。春天吐露新芽,為它們高興;冬天葉子枯萎,提醒我摘除,按時以水灌溉像以奶瓶哺餵嬰孩。記得蘆薈來到我家的陽台,乃是女兒在國小時犯錯偷拔學校的蘆薈,老師提醒家長買盆蘆薈當作賠償。因此買下兩盆,留下一株,日後繁殖了更多盆。
忙於工作時,曾經讓這些植物恣意生長;尤其黃金葛的藤蔓,不知把陽台當作操場繞了幾圈,碰到牆壁又往回長。待我有餘裕搭理它時,居然剪裁掉的枝葉裝了兩三個垃圾袋,真的讓我驚訝它們旺盛的生命力,和頑皮的個性,難怪隨意摘下幾葉置入新土,又能繼續繁衍。
現在絕不可再忽視它們的生命力了。每隔一段時間就像人們要定時修剪三千煩惱絲,我也得幫它們修剪枝葉。這個整理過程,心思完全專注在如何讓它們呈現最賞心悅目的姿態。或者和它們說說話,這是讓植物成長得更好的儀式,就像父母對孩子說出鼓勵愛語般更受用。它們如同兒女般占據我心中重要的位置,我總關心陽光、空氣、水是否足夠它們使用?
我喜歡植物的「靜」,更勝動物的「動」,符合個性文靜的我,但是它們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會頑皮,會告知季節的更迭,也會帶給我孩子童年趣事的回憶。我絕不會讓心靈如《沙丘》所形容的沙漠,找不到一滴水可滋潤,我一定會用心灌溉呵護這一座心靈花園。♣